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31|回复: 1

范炎培和他的常州方言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6 0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炎培和他的常州方言文化


时间:2006-12-28【来源:中国常州网】





范炎培在讲坛现场(图1)
范炎培在讲坛现场(图2)
范炎培在签名售书(图3)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我们天天都要讲话,到处都要用到语言,一个人从娘胎里就开始接受母亲语言的熏陶。
    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无法维持,人类的文化也将无法实现。人类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这个问题至今谁也不能够作个确切的回答,据推测,人类的祖先在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中,逐渐获得了语言的功能,当然最初的语言是不能和现代语言相比拟的,语言也是经过漫长的演变进化,才有今天。语言的产生也就意味着灿烂多姿的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和语言可以说是共生的。可以这么说,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语言的形式和文化的形式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语言本来是属于文化范畴的,但在文化现象中,语言却又是比较特殊的,所以我们常把语言单独列出来,研究讨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方言与语言的关系:
    什么叫方言?通俗地讲,方言就是乡音,是在某一地域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在某一地方通行的话,是跟标准语有区别的一种语言,如常州方言就是在常州地区通行的常州话。唐代诗人贺之章有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无处来。这就描述了诗人年少离家,老年还乡,人事变化,惟有乡音无改的感人情景。
    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例如:拿我们常州方言来讲,老的常州方言有街谈和绅谈之分。所谓街谈就是绝大多数老百姓平时所讲的语言,而绅谈仅只是少数文人或官绅之间及其家属之间的语言,因绅谈使用的对象有局限性,相对来讲,在常州地区只限少数使用。所以绅谈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以至能绅谈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的常州方言是街谈占了绝大多数,成了常州方言的主体。能作绅读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著名的语言大师赵元任先生,是出生在常州的官僚家庭,受家庭影响当然能作绅谈。我曾和赵氏家族的一些老人接触交谈过,他们尚能作一点绅谈,但他们平时也不讲,就连他们的子女年轻一代也认为这绅谈听起来有点乡下话的味道了。
    这儿要说明,下面我所讲的方言,都是指地域方言。方言是语言中的一个部分。中国境内有多少种语言,没有正确的统计数字。专家们估计有七八十种,汉语只是其中之一。汉语中一般来讲分七大方言区①北方语(官话),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②吴语,约占总人口的8%,③赣语,约占总人口的2%多一点,④客家话,约占总人口的4%,⑤湘语,约占总人口的5%,⑥闽语,约占总人口的4%多一点,⑦粤语,约占总人口的5%。
    常州方言属吴语,是在整个吴语区的西北部,是吴语区最接近官话区的地方,因此常州方言和吴语区其他地方的语言相比,常州方言受到官话的影响最大。在整个吴语区中,带有官话的成分最多。
三、常州方言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地方文化广义来讲,所指的范围很大,例如:地方上的民俗民风,风土人情,民歌民谣(包括儿歌童谣),地方上的小曲小调、地方戏曲(包括常州地区特有的常州道情、宣卷、唱春、南词等),还有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以及当地的社会活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饮食起居、交通地理、地名地貌等等,都可以归纳到地方文化的范畴。我在这儿所讲的只能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小部分,只能作一些简单的探讨,有些话题也只能点到为止,或略谈一点与之相关的表面现象,深层次的研究、展示、展开不在今天的范围之内。
    常州方言是吴语区,北吴语片(太湖片),常州小片(毗陵小片)的代表语。吴语常州小片的范围包括:常州、武进、宜兴、金坛、溧阳、江阴、张家港(沙洲)、丹阳的东部、东南部、东北部、溧水的南部、安徽朗溪北部的梅诸、岗南一带,和安徽广德的下寺芦村等地,以及长江以北的靖江、南通的南部、海门和启东的北部地区。这和常州古代所管辖的行政地区大致相符。在古代,特别是元、明、清以来,我国的行政建制就是中央——省——府(州)——县的体制。而常州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是周围许多县的府治所在,称为常州府,管理着周边的一群县。古代的府治所在地,是周围这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县与府的接触频繁,因此州(府)所属的各县与州(府)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很密切。这样在语言方面也有助于消除各县之间方言的特殊性,使各县的方言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州(府)的语言靠拢,形成一个了方言小片。几年前我在浙江千岛湖旅游时,碰到一个上海导游,问我是不是宜兴人,他说曾去过宜兴,觉得我讲话和宜兴人一样,该导游没有到过常州,听到我讲常州话,就认为我是宜兴人了。其实宜兴话属于常州小片,外面的人一时是分不清的,就象我在北京讲常州话,北方人就认定我是上海人一样。
(1)由方言谐音说起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失去了方言,地方文化就失去了依附。一般来讲说同一种方言的人,他们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地方文化也大致相同,因此要了解一个地域文化,首先就必须要了解当地的语言。就拿语言中的所谓忌讳语或吉利语来讲,从古到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域中的忌讳语或吉利语,这些语言虽然都是当地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迷信等心理因素造成,但大多和方言发音的谐音有关。因方言发音不同,所反映的心理状态也会有所差异,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到处可见。譬如平时我们很常见的数字读音的谐音,也会引发一连串的方言俗语以及地方上的民俗民风,在我新近出版的著作《常州闲话》一书中就有好几篇文章讲到这个问题,书中的“数字趣谈”、“天下第一家”、“复杂的二与两”、“说三道四”、“五嘘六嗨”、“七与吃”、“七搭八搭”、“从珠算口诀说起”等文章中对带有数字的常州方言俗语,作了一番描述与调侃(插入一些“数字趣谈”和“说三道四”文章中的章节)写这些文章的目的,是希望外地的读者朋友能从中了解一些常州地区的民俗民风而入乡随俗,不要犯忌或闹笑话。
    许多方言俗语大都是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或生产劳动中产生的,有些方言俗语虽然显得粗野俗气或带有一些唯心的迷信色彩,但却贴近平民百姓,具有平民化和通俗化,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基础和生命力,被广为流传,有些方言俗语也被普通话吸收,成为了共同语。有些忌讳语或吉利语和各地的方言语音有关,如反映到行动上就成了风俗习惯和民俗,如过年时常州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做团子、元宵、蒸糕、蒸馒头、吃糖果、吃长生果(花生),团子和元宵预示着团团圆圆,糕与高谐音,表示生活和事业节节高升,馒头表示“发”,糖果表示甜甜蜜蜜,长生果(花生)即长生长寿。常州地区乔迁新居搬家时,搬入新房子的首先是烧得旺旺的炉子和竹竿及秤。烧旺的炉子 表示红红火火,竹竿是节节高,秤表示称心如意也。结婚时,新房里各种家俱一应俱全,一样不缺,新房里尽管已有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卫生间,但结婚时新房里一只马桶(便桶)却要放在床旁,当然现在这只马桶是只看不用,马桶就是子孙桶,马桶里放着枣子、桂圆、红蛋、糖果等物。鸡蛋或鸭蛋常州人口语称为鸡子或鸭子,这样就预示着新婚夫妇早生贵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造成忌语或吉利语的心理因素已经取消或改变,但在历史上造成的忌语词或吉利语仍会存活在现今的方言口语中,而新的忌讳就会产生新的忌讳词,这也是方言发展变化的原因之一。常州人把洗衣服称之为汏衣裳,洗浴称之为汏浴,洗头就是汏头了,这样的语言在吴语区常州、无锡、上海等地的人听来已习以为常,但北方人听了常常会产生误解。著名的相声演员侯宝林曾说过一个相声 段子——汏头。汏头就是洗头,但北方人以为“汏头”就是“打头”,引起了观众的哄笑,这都是方言谐音惹的祸。再说一个谐音惹的笑话:上海人讲话“洗”与“死”同音,因此上海人不说“洗”而说“汏”。如果用上海话说洗(死)有时就要弄得不开心了。老上海里弄里有公用水站,王家姆妈和张家阿伯一起到公用水龙头处去洗菜,两个人相互客套起来,一般讲“侬先汏”,如果讲“侬先洗”听起来就 成了“侬先死“了,就触人家霉头,不吉利,两个老人都会不开心。
    说到汏浴,现在条件很好,到处都建成大大小小、高中低档的公共浴室,一般家庭中都有淋浴器,在家中随时都可以汏浴。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侧面反映。但以前在我的记忆中,汏浴洗澡是件很麻烦的事,热天用一只木盆在家中可以洗浴,冬天到浴室去就要排队了,年轻人没见过。男浴室好一点,女浴室前,女人们拿着一大包换身衣服站在浴室前,十几、二十几个人挨个排队等着洗澡。在我们常州武进地区的农村,建有浴锅,洗澡是在大铁锅中洗的。
(2)讲讲流行语 (按:现代年轻人的流行语言很多,不在本文范围之内)  
    流行语是在老百姓口中广为流传的,其含义也是约定俗成的,也是俗语的一种,某些流行语往往开始时在一个特定的人群或特定的地域流传,但随着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流传,这些流行语也逐渐流向其他地区或人群,有的流行到全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如指钞票的流行语有“工农兵”、“大团结”、“一张分”。某人比较霸道或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被称为“一只鼎、一只钉”等等,但有的方言受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只能在某一地区流行,如上海的“提蓝桥”、常州的“东下塘”虽然都是暗指监狱的流行语,但只能在当地流行。有的流行语带有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的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上世纪六七年代流行的“红卫兵”、“老三届”、“知识青年”、“红五类”等等,如今已成为历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我少年时代常州流行的一首儿歌:“大光明看电影,马复兴吃点心,人民公园谈爱情”就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向往的生活。那时能到大光明看一场电影,到常州双桂坊的马复兴面馆吃一碗大肉面,再到人民公园的石凳上坐着谈谈心,就是青年浪漫的恋爱史。这是当时人民美好生活的一个侧面,这样的流行语听起来有幸福感。但在常州也有些流行语听起来就不是很舒服,甚至带有某些恐惧的感觉。我在《常州闲话》一书中写到 “东下圹与高土桥”、“牌楼弄转弯”等两篇文章。“东下塘”、“高士桥”、“牌楼弄”这三处常州普普通通的地名,真也想不到居然也曾是流行了几十年的咒骂人的流行语(插入“东下塘与高士桥”、“牌楼弄转弯”两篇文章的有关内容)。
    常州话中流行着十几种打人的“方法”,不要以为常州人很残忍,其实仅只是流行的口头语罢了。
(3)常州方言与地方戏曲的关系:
    流传于苏南地区的锡剧,最早称为常州滩簧,进入大上海时称为常锡文戏,解放后改为常锡剧,简称锡剧。但不要以为锡剧就无锡的戏剧,锡剧起源于清代常州地区,起先流传于常州府所属的各县,如武进、阳湖、江阴、无锡等地。发源于民间的种田山歌、插秧秧歌、船歌,在发展过程中还吸收了常州道情、唱春、宣卷、南词等。以前每年农历6月19日常州南门外清凉寺庙会,大运河上有座古老的石拱桥(德安桥)上有对山歌的习俗(就是现在的同济立交桥处)。其时河中的游船云集、香客无数;数十里内外的乡民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对山歌盛会。常州有句老话叫做“德安桥上对山歌”就由此而来,对山歌的场面据老人讲很热闹,有点像电影刘三姐唱山歌的场面。山歌小曲小调的唱词语言,当然是离不开方言俚语。农民在田间劳作时,一边劳动一边哼哼小曲小调,或唱唱山歌以解除疲乏。常州地处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船民船尾摇橹,船头撑篙,往往就在船头船尾对起山歌自娱自乐。常州民间的庙会或喜庆场所中边唱边舞的民歌小曲小调大都不拘形式,随口哼唱,即兴叙情,内容也是反映当地较为熟悉的人和事,由此逐渐演变为地方戏曲,最初称为滩簧。当初滩簧没有固定的唱本,很多是现编现唱,唱词也是口口相传,编唱词时就把自己最熟悉的方言俚语很自然地编唱进去了,其时的唱词对白保持着常州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语言贴近民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如有段描写穷苦人民生活的唱词摘录如下:穷人住在破窑中,乱草窠里当床困。一条被絮三两斤,破洞数数十几个,白虱捉捉近半斤,东南风起自关门,西北风起自开门,朝天困看见天上七触星(按:就是北斗七星),侧转困,看见河边摇船人,合扑困,听见地上虫声音,困到半夜三更天,还有蛮大格老鼠来挖眼睛。这些都是地道的常州说唱,赋词押韵,诙谐风趣生动,按现代的时髦话来说就是“原生态的、原汁原味的”。初时的常州滩簧并无专业,纯为农民自娱自乐,后逐渐成为专业演唱,再发展到拜师收徒,成立戏社,由于地区的不同,锡剧逐渐形成常帮、锡帮、江阴帮、宜兴帮等。从语言上来看除保持了常州滩簧原来的通俗生动的特色外,还采用了无锡等地的方言,这是从滩簧在各地流动演唱时不断吸收进来的。
    地方戏曲是用方言演唱和对白的,是以某一地方的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的听众一般来讲也只限于该方言区域或与该地方语言相近的地区。发源于清代常州地区的锡剧能在苏南、上海、浙北得到流行,就是这些地区在语言上都属于北吴语区,这些地方的语言都是相相近相通的。如果当地观众听不懂戏曲中的唱词说白,那么就失去了流传最基本的基础。
    顺便说一句“戏”与“剧”。南方的戏曲大都以“戏”为名,如锡剧的前身为“常锡文戏”,越剧的前身称为“绍兴剧”,所以老一辈人常说“看戏”、“听戏”,把演戏的演员称为“戏子”,把演戏的场所称为“戏院”,如常州的“红星戏院”、“和平戏院”、“新都戏院”等等。但在北方常见的是以“剧”为通名,如“北方杂剧”、“曲剧”、“河南豫剧”等。京剧,形成于北京,在以前曾称为“京戏”,(现在还有些老年人称京戏),“京戏”这个名称却是起源于上海,以至“京戏”这个名称从上海流传到北京,以及全国。以“剧”为通名是解放后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改的,那时的“常锡文戏”,经江苏省文化厅正式定名为常锡剧,简称锡剧(后人以为就是无锡的剧),同样,浙江的 “绍兴戏”(民间俗称“的笃戏”或“的笃班”)改称为“越剧”,大概这和当时为统一语言文字有关吧。但“戏”的通名在常州老一辈人的口中还是较为流传,平时人们只会说“今天我去看戏”,而不会说成“今天我去看剧”。
    在文化娱呈多样化的今天,戏剧的演变发展,受到了其他文娱形式的冲击,演出市场日渐萎缩,但在常武地区的老百姓特别是中老年人对锡剧仍情有独钟,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居民,听到那里有演戏,仍会兴致勃勃的赶去观看演出,农村地区有些人家有喜庆之事,还会请戏班子到村里来演上几天戏。在2005年5月份我到武进横林顺庄东岳庙会去采风,顺庄古戏台上正在上演传统古装锡剧,我特地拍摄了一些演出的电视录像和照片作资料。露天场地上挤满了看戏的观众,他们顶着太阳,伸常着脖子,聚精会神、精精有味地看着台上,从中可以看出百姓对锡剧这个地方戏的热爱。目前常武地区除了有正规的“常州锡剧团”和“武进锡剧团”外,还有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小型锡剧团,或演出队在农村乡间“跑码头”,进行送戏上门流动演出。以常州春秋时期古淹城的传说为题材的大型锡剧“淹城公主”就是由武进一些业余锡剧爱好者自编自演,自发组织演出的,演出效果居然十分良好,得到观众一致好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淹城的传说在老百姓中早已广为流传,是常州的地方文化。另一个原因就是锡剧是常州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常州地区的中老年人大都能随口哼上几句锡剧,也不算稀奇,由此可见,地方戏曲的确能体现地方文化。但随着方言的变化,地方戏曲也在不断地吸收方言的书面语,所以地方戏曲虽然用方言土语来演出,但并不和当年的口语完全一致,这些在现代锡剧中都有体现,这儿就不一一展开了。
(4)常州方言与商业的关系:
    以前的商业,特别是小商小贩和现在不同。以前小商贩穿街起巷,要根据自己所经营的商品进行吆喝,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能听到一些吆喝叫卖声,以此来增强影视作品的时代气息。在《常州闲话》这本书中,我收集了一些以前常州地区小商贩的叫卖声,取名为“弄堂里的叫卖声”(这篇文章在11月20日的常州晚报上有转载刊登),这弄堂里的叫卖声就明显的带有常州方言的特征(可当场表演几句)。在常州的饮食行业中有把“7”与“吃”的谐音作为店名,如街头上就可以见到7+1,7+7,77等饮食店的名称,常州北大街上有家文化气息很浓厚的茶馆,取名为“七碗茶”,常州方言谐音就是“吃碗茶”。如今的商品叫卖语言、商店名称语言已成为商业语言文化,也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了
    常州方言与地方文化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以上所讲仅只是一个小部分,是否确切,或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等会儿可以提问、商榷、探讨。(范炎培)
发表于 2007-2-16 21: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请格朋友来论坛白相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22 0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