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67|回复: 2

创新,让锡剧更好看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8 2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一个月来,无锡市锡剧院在忙着排新戏《王宝钏》。其实王宝钏的故事老百姓耳熟能详,之所以称得上新,是因为这出秦腔的保留剧目,第一次被改编成锡剧,那种高亢豪迈的西北唱腔也转化成了婉转柔美的吴歌吴调。近年来,这种剧目推新是市锡剧院探索锡剧创新之路的做法之一: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创新让锡剧更好看


  或许大家对前几年市锡剧院的新版《珍珠塔》记忆犹新,该剧在市人民大会堂演出期间场场爆满,出现了锡剧市场上多年未见的景象。


  “为什么要把经典重新打造,我们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适应现在观众的需求。”市锡剧院院长钱浩良对记者如是说。新版《珍珠塔》保留了原有的唱腔,但是在音乐、服饰、灯光、布景上全面“更新”,比如在伴奏方面突破惯常采用的丝弦伴奏模式,加入了西洋乐,从整体效果上更丰满,更适合观众的审美口味。


  新版《珍珠塔》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市锡剧院探索创新的决心,在此基础上,锡剧音乐剧《青蛇》问世。该剧采用了锡剧+歌舞+杂技+魔术的组合,舞台效果奇幻多彩,让很多观众在目不暇接之余感叹道:原来锡剧也可以这样好看!


  或许有些老戏迷对《青蛇》的表现方式提出一些疑问,但是随着《青蛇》150多场连演不衰,随着该剧入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随着130万元不到的投入获得300多万元的票房,绝大多数人深深体会到:锡剧创新,没什么不可以。


  □继承传统是前提条件


  “锡剧只有创新才能发展,但是怎样创新,首先必须把锡剧传统的文本、唱腔和流派等继承好,然后再按照市场的需求寻找符合现代观众口味的方式。”钱浩良阐释了继承传统和突破创新的辨证关系。在他看来,“彬彬腔”、“梅派”是锡剧中的经典,无论怎么发展,这些经典是不能丢的。


  据了解,市锡剧院今年下半年的重头戏《江南雨》也将在创新之路上大胆尝试,比如在舞美、灯光等方面通过精心设计,营造一种江南雨中朦胧的唯美意境,不过该剧不会因为这些创意而削弱锡剧传统表现形式在剧中的分量。接下来,《江南雨》的主创将对其进行二度打磨,力争通过传统和创新的有机结合,让这出戏既能满足老戏迷的需求,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


  □人才出新关乎锡剧命运


  后继乏人,这是传统剧种发展的“瓶颈”,锡剧界也是如此。谁都知道,市锡剧院有一批条件不错的年轻演员,但是借用钱浩良的一句话:“和潘佩琼等演员相比,他们还有好一段距离。”据悉,当年潘佩琼22岁的时候就能一个人挑一台戏,而现在年轻演员里面的佼佼者,都已经三十上下,且尚未达到“台柱”水准。


  这几年锡剧演出市场上一直存在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如今锡剧要留住观众,必须得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观众有一种只认名角的心理,这就造成了剧团在排戏的时候还是更多地启用老演员,久而久之,年轻演员和前辈们的差距越拉越大。


  市锡剧院显然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要着手解决,就必须给新人提供更大的空间。钱浩良介绍说:明年就打算专门为冯佼、蔡瑜等几位年轻演员写几个戏,力争让他们在舞台上得到充分的锻炼,让观众认可。


  就拿《王宝钏》这出戏来说,现在虽然年轻演员在里面大多扮演龙套角色,但是该剧推向市场后,就会逐渐尝试让年轻演员担纲主演。虽然这种尝试可能会以牺牲一部分市场为代价,但谁都明白,为了整个锡剧的传承和发展,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还是得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发表于 2007-9-20 2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锡剧艺术后继有人 江苏锡剧表演班9月开学

锡剧艺术后继有人 江苏锡剧表演班9月开学

  据《无锡日报》报道:江苏省无锡市文化艺术学校2007级锡剧表演班9月1日迎来开学的日子。锡剧作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曾经产生过王彬彬、梅兰珍等艺术名家,创造了彬彬腔和梅腔两大艺术流派,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后继乏人的现状困扰着锡剧界。为此,政府每5年出资200万元培养锡剧后备人才,以确保锡剧传承不断线。

    2007级锡剧表演班的20名学生,是艺校和无锡市锡剧院从100多所小学、上千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他们也成为政府每年40万元培养资金的首批受益者。

    (胡琦)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7-09-04 第02版 )
发表于 2007-9-20 23: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锡剧里跳起现代舞

2007年09月03日10:35  来源:《解放日报》

“锡剧王子”周东亮
  锡剧王子周东亮21日将亮相申城,在逸夫舞台“东方戏剧之星”专场演出中献演由川剧移植的《逼侄赴科》、传统经典折子《庵堂认母》、原创现代小戏《吃面条》和自己的成名作品《珍珠塔·跌雪》。

  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梅花、文华双奖演员,周东亮出身戏曲之家,父亲周林华是江阴市锡剧团团长,也是唱小生的。他们家就住在团里,他从小就跟在大人后边比划着学唱,初三进了江苏省戏剧学校,1989年毕业后又进了省锡剧团,演出了《玉蜻蜓》《玲珑女》《寻儿记》等剧目,近年来还领衔主演了《珍珠塔》《七月雨》《风流状元》等新戏,成功塑造了方卿、吴小阳、郑元和等不同的艺术形象。

  作为锡剧小生,周东亮不仅扮相俊美,嗓音清亮悦耳,而且唱功了得,人称金嗓子。一段二十来分钟的《吃面条》,总会赢得十多次掌声。他文武兼备,大胆突破锡剧传统表演手段,广泛吸收昆曲、川剧等小生传神细腻的长处。他还喜欢尝试各种新生事物,唱流行歌,演影视剧,在《跌雪》里竟然跳起了现代舞。他说:“我的戏是演给现代人看的,所以一定要有打动现代人的东西。锡剧只有根植于传统又很善于创新,才能解决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问题。”   

  在戏剧不景气的困难面前,作为副团长的周东亮坚守舞台,带领大家跑码头闯市场,既进城市剧院,也赶农村庙会。在现代锡剧《红色恋人》里,他的唱腔让人听着像流行歌曲,很亲切。在实验戏曲《玉飞凤》中,这位锡剧王子还请来了越剧王子赵志刚和昆剧王子张军,同台共演范蠡,而且一演就是10场。他说:“只有吸引更多青年观众进剧院,锡剧才能热起来,这一切都不能坐等。”(记者 端木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18 1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