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0|回复: 2

常州之常源出于常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2 15: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晋东海王司马越的儿子名毗,为避讳,永嘉五年(311年)将毗陵郡改名为晋陵郡。晋陵郡管辖范围最大时,包括今常武地区、无锡、常熟、江阴、丹阳、丹徒等地。隋开皇九年(589年),全国废郡,置州于常熟县,因县名为常州,后因常熟县归入苏州,逐移常州治所于晋陵县。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6: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晋陵到常州(常州与常熟的渊源)2009年06月19日 星期五 上午 00:16谈晋陵,世人都知道指的是常州,谈常州,也不忘引出其古称晋陵,但是彼此的渊源,一般人却很少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常州人都好称自己城市为延陵、毗陵、龙城、兰陵,注释引经据典,不厌其烦,但却极少谈及常州得名于何,偶尔涉及也是一笔带过,甚至回避。很久以来就想写篇文章来研究下这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把晋陵改称常州,更入一层便是在隋初为何要移治晋陵郡到常熟县,最终导致改成常州。   

晋陵原名毗陵,为避东海王越的世子“毗”讳,改毗陵郡为晋陵郡,至于毗陵以前的历史就不详细说了,大家有兴趣自己查阅相关文章。

本文所谈的就是引起这场变革的两个直接原因,即西晋末起的侨县之争与南朝梁时的侯景之乱。


一、侨县之争。西晋永嘉年间,胡人进据中原,北方士族相继渡江南逃,史称为永嘉之乱。到东晋元帝年间,宰相王导制订“侨寄法”,即在北方士族聚居地设立侨郡、县,保持北方原郡县名称和独立的一套行政机构,来维护北方士族的权益。当时晋陵郡境内的侨郡就有南东海郡,南东莞郡,南兰陵郡,侨县有莒县,东莞县、姑幕县、兰陵县等,成为当时设立侨郡县的重点地区,而吴郡由于地理等关系,境内只有海虞县一县设有侨县(今常熟西北与太仓部分地区),“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之北境为东海郡,立郯、朐、利城三县”——《晋书.志二十五》。

东晋后期,侨寄法弊端日甚,宰相桓温,桓玄,刘裕均曾力主废侨寄法,实行“土断法”,但没有成功。到刘裕灭东晋立国为宋,才开始废侨郡县,但晋陵界内侨郡县却没有废除。

侨郡县的扩张势必对当时原郡县产生威胁,介于政治上处于强势,侨郡县占据郡城的反客为主更是让原郡县节节败退,郡域的减小与赋税的增加让原郡不得不分地另立县来缓解矛盾,与雍正二年的江南分县同出一辙。东晋咸康七年,毗陵郡(晋陵郡)一地就分出晋陵、延陵、南沙、暨阳四地,一裂为四让人叹为观止,似乎力度上过了点,但也实出无奈。在侨郡县的层层挤压下原晋陵县的政治经济中心已经开始不断东移,其实际管辖范围仅有南沙、暨阳两地,而原吴郡海虞县也遭遇同样状况,先侨立东海郡后干脆改兰陵郡,吴郡的部分县只好西缩,梁天监六年,设信义郡置于南沙,领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南沙六地,基本上确立南沙为该晋陵、信义两郡的郡城功能。

当然也得益于当时长江口沙涨成陆处于高潮阶段,如《晋书》与《世说新语》都记录了沙涨成陆这个现象,“璞以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晋书.郭璞传》,说明当时的沙涨成陆的高潮确实为分县提供了客观条件,其后历经宋齐梁陈四朝不断移民,沙地经不断改造也就变成了良田,在农业社会时代,粮食的高产是衡量一个地区富裕的主要标准,所以沙地的地名也多附于吉利,譬如原暨阳旧墟设过的梁丰县,就得于“梁土大丰”之意,而其后不久的南沙改常熟也源于“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说,后世其境内北涨之陆亦称大丰、锦丰、南丰之名。

故南沙之地从何而来今又何在,“吴平后,立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咸康七年,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 ——南朝《宋书.州郡一》,“南沙废县:县西北五十里。咸康七年,始罢盐署,立为南沙县,属晋陵郡。宋齐因之。梁置信义郡。隋平陈,废郡。”——《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按照当时吴王濞依海开凿盐铁塘,实际位置应该在盐铁塘以南,今张家港市东南方向。


二、侯景之乱 。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按当时的史料对这厂战乱的记载,“乃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景至晋陵,劫太守徐永东奔吴郡”,“破掠吴中,多自调发,逼掠子女,毒虐百姓” ,“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梁书.侯景传》。

这场五年之久的战乱比起后来的发生在中原的安史之乱有过而无不及,也对南朝社会各方面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劫乱后的江南白骨遍野,十室九空,田地荒芜,经济凋敝,使永嘉南渡后南朝近百年繁华毁于一旦。

“除吴、吴兴、义兴、晋陵、琅邪五郡大明八年以前逋租”——《梁书.前废帝》,“天嘉六年三月乙未诏:侯景以来,遭乱移在建安、晋安、义安郡都,并许还本土,其被略为奴婢者,释为良民” ——《陈书.世祖本纪》。


从上面所载可知,侯景之乱使三吴地区大批难民背井离乡,江南人口急剧减少,郡城内更为甚。晋陵在这场战乱中受伤极为重,侯景先囤兵占据在此以为跳板,左攻台城,右掠吴郡,等到败时又“奔晋陵,掞入据城” ,“劫太守徐永东奔吴郡”,原晋陵几经屠城洗劫,损失及为惨重。由于北方士族反客为主于前,侯景作乱于后,遭劫数次,元气全无,到陈霸先时晋陵已经无力承受作为郡守的职能,而陈朝的行政区划更是乱了套,期间“郡县废立无数”,隋初就干脆把晋陵郡治在常熟,并升常熟为州,始称常州。“隋平陈,省晋陵郡,于常熟县置常州。州名因县之旧字也。”——《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四》,“开皇九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因县得名” ——《元和郡县志》,至此,常州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知。


但随后常熟县又突然割给了苏州,原属吴郡的海虞县与属晋陵的常熟县合二为一,后来1500多年一直属苏州府,常州又移治到晋陵县(移治年代与割出常熟原因待考),“后割常熟县属苏州,移常州理于晋陵县”——《〈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炀帝初,州废为毗陵郡”——《寰宇记》。


后来常州继承了原晋陵郡的大部疆域,但源出其名“土壤膏沃、岁无水旱”的常熟却再未入其疆域,以至常州府后来长时期落于苏州府下风,唐时独孤及任常州刺史给皇帝的谢表里称“江东之州,常州为大”,让常州入围十望之府,但此时的苏州更贵为六雄,;北宋初常州又为南唐与吴越国争夺地带,常州的战乱不断与苏州府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至于明清时,苏常互有优劣,但常州在整体上还是稍逊苏州一筹。至于常熟自身,本想能独树一方,却无奈心情“还君名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历史上的朝代分合无常引发的各类形形色色的结果,今天来看增添了我们借鉴经验,品阅题材,但喜怒悲乐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些不知所措:

今天的常州人鲜有知道自己城市之名原来是远在东边的原常熟县,常州之名和现所在地风马牛不相及。

今天的常熟人不愿重提常熟名称原是源于故南沙之地,谈起常熟世人皆知七溪流水,十里青山,却没有想到“世上湖山”与“天下常熟”原本分属两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2 16: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乌程仔 于 2009-7-12 16:04 编辑

从晋陵到常州(常州与常熟的渊源)

世人都知道指的是常州,谈常州,也不忘引出其古称晋陵,但是彼此的渊源,一般人却很少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常州人都好称自己城市为延陵、毗陵、龙城、兰陵,注释引经据典,不厌其烦,但却极少谈及常州得名于何,偶尔涉及也是一笔带过,甚至回避。很久以来就想写篇文章来研究下这个问题——即为什么要把晋陵改称常州,更入一层便是在隋初为何要移治晋陵郡到常熟县,最终导致改成常州。   

晋陵原名毗陵,为避东海王越的世子“毗”讳,改毗陵郡为晋陵郡,至于毗陵以前的历史就不详细说了,大家有兴趣自己查阅相关文章。

本文所谈的就是引起这场变革的两个直接原因,即西晋末起的侨县之争与南朝梁时的侯景之乱。


一、侨县之争。西晋永嘉年间,胡人进据中原,北方士族相继渡江南逃,史称为永嘉之乱。到东晋元帝年间,宰相王导制订“侨寄法”,即在北方士族聚居地设立侨郡、县,保持北方原郡县名称和独立的一套行政机构,来维护北方士族的权益。当时晋陵郡境内的侨郡就有南东海郡,南东莞郡,南兰陵郡,侨县有莒县,东莞县、姑幕县、兰陵县等,成为当时设立侨郡县的重点地区,而吴郡由于地理等关系,境内只有海虞县一县设有侨县(今常熟西北与太仓部分地区),“晋元帝初,割吴郡海虞县之北境为东海郡,立郯、朐、利城三县”——《晋书.志二十五》。

东晋后期,侨寄法弊端日甚,宰相桓温,桓玄,刘裕均曾力主废侨寄法,实行“土断法”,但没有成功。到刘裕灭东晋立国为宋,才开始废侨郡县,但晋陵界内侨郡县却没有废除。

侨郡县的扩张势必对当时原郡县产生威胁,介于政治上处于强势,侨郡县占据郡城的反客为主更是让原郡县节节败退,郡域的减小与赋税的增加让原郡不得不分地另立县来缓解矛盾,与雍正二年的江南分县同出一辙。东晋咸康七年,毗陵郡(晋陵郡)一地就分出晋陵、延陵、南沙、暨阳四地,一裂为四让人叹为观止,似乎力度上过了点,但也实出无奈。在侨郡县的层层挤压下原晋陵县的政治经济中心已经开始不断东移,其实际管辖范围仅有南沙、暨阳两地,而原吴郡海虞县也遭遇同样状况,先侨立东海郡后干脆改兰陵郡,吴郡的部分县只好西缩,梁天监六年,设信义郡置于南沙,领海阳、前京、信义、海虞、兴国、南沙六地,基本上确立南沙为该晋陵、信义两郡的郡城功能。

当然也得益于当时长江口沙涨成陆处于高潮阶段,如《晋书》与《世说新语》都记录了沙涨成陆这个现象,“璞以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去水百步许。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墓数十里皆为桑田”——《晋书.郭璞传》,说明当时的沙涨成陆的高潮确实为分县提供了客观条件,其后历经宋齐梁陈四朝不断移民,沙地经不断改造也就变成了良田,在农业社会时代,粮食的高产是衡量一个地区富裕的主要标准,所以沙地的地名也多附于吉利,譬如原暨阳旧墟设过的梁丰县,就得于“梁土大丰”之意,而其后不久的南沙改常熟也源于“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说,后世其境内北涨之陆亦称大丰、锦丰、南丰之名。

故南沙之地从何而来今又何在,“吴平后,立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咸康七年,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 ——南朝《宋书.州郡一》,“南沙废县:县西北五十里。咸康七年,始罢盐署,立为南沙县,属晋陵郡。宋齐因之。梁置信义郡。隋平陈,废郡。”——《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按照当时吴王濞依海开凿盐铁塘,实际位置应该在盐铁塘以南,今张家港市东南方向。


二、侯景之乱 。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按当时的史料对这厂战乱的记载,“乃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景至晋陵,劫太守徐永东奔吴郡”,“破掠吴中,多自调发,逼掠子女,毒虐百姓” ,“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梁书.侯景传》。

这场五年之久的战乱比起后来的发生在中原的安史之乱有过而无不及,也对南朝社会各方面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劫乱后的江南白骨遍野,十室九空,田地荒芜,经济凋敝,使永嘉南渡后南朝近百年繁华毁于一旦。

“除吴、吴兴、义兴、晋陵、琅邪五郡大明八年以前逋租”——《梁书.前废帝》,“天嘉六年三月乙未诏:侯景以来,遭乱移在建安、晋安、义安郡都,并许还本土,其被略为奴婢者,释为良民” ——《陈书.世祖本纪》。


从上面所载可知,侯景之乱使三吴地区大批难民背井离乡,江南人口急剧减少,郡城内更为甚。晋陵在这场战乱中受伤极为重,侯景先囤兵占据在此以为跳板,左攻台城,右掠吴郡,等到败时又“奔晋陵,掞入据城” ,“劫太守徐永东奔吴郡”,原晋陵几经屠城洗劫,损失及为惨重。由于北方士族反客为主于前,侯景作乱于后,遭劫数次,元气全无,到陈霸先时晋陵已经无力承受作为郡守的职能,而陈朝的行政区划更是乱了套,期间“郡县废立无数”,隋初就干脆把晋陵郡治在常熟,并升常熟为州,始称常州。“隋平陈,省晋陵郡,于常熟县置常州。州名因县之旧字也。”——《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四》,“开皇九年,于常熟县置常州,因县得名” ——《元和郡县志》,至此,常州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知。


但随后常熟县又突然割给了苏州,原属吴郡的海虞县与属晋陵的常熟县合二为一,后来1500多年一直属苏州府,常州又移治到晋陵县(移治年代与割出常熟原因待考),“后割常熟县属苏州,移常州理于晋陵县”——《〈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炀帝初,州废为毗陵郡”——《寰宇记》。


后来常州继承了原晋陵郡的大部疆域,但源出其名“土壤膏沃、岁无水旱”的常熟却再未入其疆域,以至常州府后来长时期落于苏州府下风,唐时独孤及任常州刺史给皇帝的谢表里称“江东之州,常州为大”,让常州入围十望之府,但此时的苏州更贵为六雄,;北宋初常州又为南唐与吴越国争夺地带,常州的战乱不断与苏州府的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至于明清时,苏常互有优劣,但常州在整体上还是稍逊苏州一筹。至于常熟自身,本想能独树一方,却无奈心情“还君名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历史上的朝代分合无常引发的各类形形色色的结果,今天来看增添了我们借鉴经验,品阅题材,但喜怒悲乐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些不知所措:

今天的常州人鲜有知道自己城市之名原来是远在东边的原常熟县,常州之名和现所在地风马牛不相及。

今天的常熟人不愿重提常熟名称原是源于故南沙之地,谈起常熟世人皆知七溪流水,十里青山,却没有想到“世上湖山”与“天下常熟”原本分属两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12 1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