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03|回复: 0

方言,谁解其中味?钱乃荣教授接受都市文化报采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8 2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网 | 时间:2005 年05 月19 日 | 文章来源:文化都市报  6 q. o" R0 a/ {- c7 y

$ E/ M# \$ e% A8 n4 o7 {8 g/ Y近日,有调查显示,我国50%的人不能正确使用普通话。解读这份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方言虽然越来越式微,但是并没有立刻消失。这也让我们反思——
! F/ x  _- W8 T/ _. t0 @5 k1 p( M0 T8 ^& d9 @
2004年,丹麦4人演唱组合“迈克学摇滚”翻唱了香港“歌神”张学友的经典国语歌曲——《吻别》。这首根据《吻别》原曲重新填上英文歌词的《Take me to your heart》一时风靡中国,就连“歌神”听了后也自叹不如,表示比自己唱得好多了。但“歌神”也为自己找了个理由,说“国语就是唱不出那个味”。 ! T1 n2 S2 ?. W2 {. `

; g' T) ?9 T! ^) g( c% f" {. ^“歌神”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不同的语言有其不同的内涵。就像中国人读翻译过来的《哈姆雷特》时,永远无法体会到另一种语言的魅力;而老外看翻译过去的《红楼梦》,自然也不会领略到书中那独特风情。 ! \' \4 f# L  Y
2 c7 B& {4 }3 q  _
同样,这种差异即使是在以相同母语为基础的方言中也一直存在。 9 K( R6 i0 W$ V2 @

) v( {# L* O  P1 a  T6 A4 m0 y改革开放后,粤语歌一度成为中国亿万青年的“心声”。最早大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开始,随后是大量香港歌星的感召,广东话居然成为一种特有的“音乐语言”。一时间,全国人民心荡神摇,原来被称为“歪瓜裂枣”的粤语,怎么听怎么“来劲”,似乎突然觉得人类的很多微妙复杂的情感,只有用不符文理的粤语歌词才能表达“到位”。 $ G# U; j. C) l( k( y. |9 F- u

: H! [+ ~8 |- p) i, R在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广播电台很流行点唱,节目中常有的话就是:“我把这首歌点给阿珍,请留意歌词。” 而歌词无非就是“感动味蕾,挥之不去”、“爱你就算像跌入永远黑暗”之类,且文理不通,但红尘男女却一时觉得找到了共鸣。
' \! L7 u4 T( ?0 Q
2 `/ B1 ]$ D" g5 h3 u再看内地:天津话的相声曾风靡一时,东北话的小品至今仍占据着“主流”地位;时下网上还开始流传各种以方言演唱的歌曲;而许多作家也开始有意识地以方言进行创作,从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莫言的“猫腔”到最近张炜《丑行或浪漫》中的登州方言、刘震云《手机》中的四川方言和河南方言等,越来越多的方言走进了文学作品。这些现象仅仅是一种偶然,还是因为人们就需要这个味? 5 a& F  L" W( J3 F$ Z9 e- s
  [. e" V3 N% c5 @+ L) y
刘震云解释自己用方言创作的原因时曾说:“汉语在语种上,对创作已经有了障碍。这种语种的想象力,就像长江黄河的河床,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沙化了,那种干巴巴的东西非常多,生活语言的力量被破坏了。”和其有同样感受的作家不在少数,张炜就觉得,他用登州方言写《丑行或浪漫》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快感,达到了“长期写作生涯中梦寐以求的状态”。
+ C% p( s! o7 O, i# h
# b! I  v3 ?0 C1 m- v2 l- _作家们对于这样的感受其实由来已久。刘半农在《读〈海上花列传〉》中说:“假如我们做一篇小说,把中间的北京人的口白,全用普通的白话写,北京人看了一定要不满意。这是因为方言作品有地域的神味的缘故。”而在《〈吴歌甲集〉序》中,胡适则显得非常遗憾地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
# a+ v$ K& P3 q7 z' H5 v, D. s+ U    Y: N- [3 R: M# p
! X2 J+ D" g5 u! V$ Y
上海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
6 q: v; F6 e( T+ {. W: K- \
- |, j1 E! z6 M保护方言,就是捍卫文明 # _, W+ w6 [! ]% {, B! s6 C6 b

$ E( Z; f+ Z  ~& [7 F/ _都市文化报:方言是怎么形成的?
+ |! V6 N$ Y6 h$ D
3 I+ n" ~) h3 ?# g8 o: j5 x( I& b7 w0 R钱乃荣:形成方言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土著语言为底层的混合语;一种是迁徙后的语言接触。外来移民在当地文化的影响下,学习汉语,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本族母语特征的混合语,以后通过双语的中间阶段,慢慢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这种混合语性质的汉语就是当地的方言。 . I6 E1 x$ |' `0 W; R; Q. ^8 E4 j
$ Q) K+ M- k0 F  l
都市文化报:和普通话这一官方方言相比,地方方言有何特色?
7 I5 C& z9 F# a. P
, R$ q- n1 C& u: T/ P, S$ W钱乃荣:方言最自然、本质地表达了中国多元文化的根基。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汉族人的母语即生下来最初学会的语言(或者说不需学的语言),都是方言,也就是说,他们最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都是方言。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生活、情感用语,在动作的细微区分、事物的性状描绘等方面都更具体。这是方言比普通话往往要生动幽默、有趣传神、在文艺表达里更受欢迎的原因。 7 m9 F' |/ W8 ?0 ^  h6 P! J

. h4 X6 e1 e: k& X2 \0 }. w都市文化报:目前汉语方言的生存环境如何? & a# O1 C8 f. m- h
5 v) W6 m3 p; R' c1 T
钱乃荣:目前北方方言(包括西南方言)的生存环境最好;其次是粤语的生存环境也很稳定;但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后,没有很好地保护吴语方言。比如在上海,除了允许沪剧越剧滑稽剧等戏曲存在外,报刊不准刊登上海方言文章,一个时期还停止上海话的广播,不准发行上海话歌曲磁带,不准讲上海话的电影电视片播出和方言话剧的演出,也不组织专家审定方言用字,因此上海方言还停留在不见书面语的状态。而上海话原来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方言,尤其是近代社会中,从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从出租车到沙发、麦克风、文化、经济、报馆等等,上海话中一时造出和引进大量词语,现在却到需要保护的时候了。 ! v, U2 M' f: S  r+ W7 f

4 p# {% H9 R/ w; k上海方言的这种遭遇在国内还有许多地方同样存在。不让一种方言顺其自然发展而受到压制,地方特色就会消失,地方文化也会萎缩。 % I# Z0 n! U. q2 n7 x3 {

, {* r$ U; w* {0 E( ]6 l都市文化报:方言消失是优胜劣汰造成的结果?
7 b+ b* {* w6 S2 r* H4 w& a# c9 j- P% e0 m9 X/ O# M6 E$ l* T
钱乃荣:语言的发展和社会、自然一样有个优胜劣汰的问题。但是方言和普通话都是有自己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独立的语言,原来用得都很自在,本身不存在高下。反倒是普通话一直在从历史悠久的活方言中吸收补充了生动的词汇。长期以来,我们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在无形中抵消了方言的话语空间。方言的消失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在这些方言中,有许多词汇对于补充普通话很有好处,但它们萎缩乃至消亡以后,普通话也就失去了自己的营养源泉,到时我们的普通话就只能从外国语言中寻找营养了。
8 Y1 @& ~3 H9 z$ `0 [' A, K: `0 W5 y: s9 h) e
都市文化报:如果没有了方言,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 `: l1 y3 }5 W0 P' ?$ ~$ z0 i- f/ K# W: R2 p. ^1 W8 U. b0 h( ^* Y
钱乃荣:如果我们消灭了各种方言,实现了语言文化的“大一统”,我们的语言文化就不会这样五彩缤纷。一方地域的语言文化是自己一方水土独自的创造,是对人类多元文化的一己贡献。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切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保护方言,就是捍卫文明。 0 K+ Y" P$ j, E' \& r' S
都市文化报:我们应该怎么去保护方言?
) M* h8 S1 H9 Z% l
' ?1 @4 W+ N3 L4 w4 f' A钱乃荣:关键是“无为”而治,要它顺其自然地去发展。语言的特点就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方言也是不断变化的,相信语言只要听其自然,少加人为干涉,就会越发展越丰富。
! |1 T. {. a6 t
6 \2 X' g) u* }9 X要真正做到平等对待一切语言,就要让方言文化自由开展起来,与普通话双轨同行。尊重方言,在传媒和文娱演出、电视节目上适当开放方言的空间。(赵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4-25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