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椿

老无锡百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4 15: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是 贪污/监守自盗 个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20: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zt:

旧时浙江绍兴店铺多挂有毛竹钱筒,钱筒上端还镶插有竹片,收进的铜钱可以投进去,却难以倒出来,店主谨防伙计“捏黄雀”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2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这样理解的:想来黄雀可在手中自如把玩,动作难免私密暧昧。乘别人一时疏忽偷偷捏只把“黄雀”(早先将老板的钱塞在袖筒里,后来将公家的钱塞在袋袋里)就成了某些人的小偷小摸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8: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1958年全民除四害打麻雀各位听说过的吧?鄙人从头到底参与了,是无知?是愚民?是喜剧?
发表于 2007-12-9 22: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四害打麻雀的宣传画一直到八十年代还有看见。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0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宣传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3: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包车(原创)


黄包车,又名人力车,可折叠的车篷多以黄油布制成。这种人拉的车子早年由东瀛
引进时曾名东洋车。而北边,则统称胶皮或洋车。初始的东洋车车身较高,铁圈轮子直接在路面上滚动,人乘坐时颠簸不舒服。后经逐步改进,特别是在车轮上包胶皮、装轮胎,车型才基本固定下来。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汽车稀少,脚踏车不普及,无锡城里满街充斥着此种车子,是50年前人们司空见惯的代步工具。儿时曾见
大人家的出殡队伍,一溜拉着送葬人的黄包车有时多达二三十辆。


当年夹在两条长车杠间挥汗跑着的黄包车夫,几乎个个脚蹬草鞋、衣衫破旧,他们十有八九是苏北来的穷苦人。拉车夫的艰辛一言难尽,他们毒太阳底下是一顶破草帽,倾盆大雨之中是一袭棕皮雨披。他们大多面黄肌瘦、下肢静脉曲张,为了生计不得不整日里互抢生意,满城奔跑。那时候,一条石子铺就的中山路窄得像弄堂,两部黄包车迎面交会必须小心互碰车轴,因此遇上交通不畅,车夫不断摇响车杠上的车铃外,还须时时呼喝招呼路人避让。


旧时车夫最惧怕巡警。候客时车子停歇得不是地方,未能及时捐车牌缴税,抑或不小心撞人引起了纠纷,都会招来旧警察的责难。轻的被训斥痛骂,重的遭警棍殴打。最可怕的是警察将车座上的活板坐垫取走,叫你一时半天做不成生意。


乘黄包车无疑很舒服,那种车座虽无弹簧海绵装置,但车轴上安有防震钢条,车子被时疾时缓地拉着,乘客往往会不由自主的打瞌充。遇到雨天,支起车篷,挂上雨布,坐车人便免遭风雨侵袭。但每见高坐的是个脑满肠肥的
少爷,而拉车夫是个白发人时,就令人强烈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因而,解放后至50年代中期,便被脚蹬的三轮车取而代之,老旧的黄包车终于在无锡市面上消失殆尽。


此外,当年锡城一些有身份的人多备有私家包车,雇有专司拉车或兼职的包车夫,就像老舍先生笔下的
骆驼祥子,早上先送孩子上学,回来再拉主人外出办事,有的还兼管门房和打杂。此种包车虽与普通黄包车在结构上大同小异,但它的车身较宽大,车座雪白,另外不仅在车座两侧并列一对白铜风灯,还在座后加插一支鸡毛掸帚。这种油光水滑的私家车每当途经行人密集处,主人踩响踏脚板上的暗铃,车夫挤捏车杠上的皮喇叭,叮当叮当、呜哇呜哇,真正是招摇过市、风头十足……


时过境迁,旧时代的黄包车如今只在影视片中露脸,或去到旅游景区,出钞票让穿号衣的车夫拉你转上一两圈——今天已经是
TAXI”满世界了。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7-12-26 13:5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3: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车流滚滚……

但已经是三轮车了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7-12-22 13:5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22: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piqqy《神奇爸爸》的帖子,想到在“百业”中写过相仿佛的一篇东西,贴出来献丑:


九连环

这是一种供人把玩的智能玩件,古已有之,其结构及玩法堪称华夏一绝。昔年,无锡街市上有人用铜丝或铁丝现场制作销售。

古文化博大精深,即如九连环,生命力之强绝非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
魔方可以比拟。魔方热早已曲终人散,九连环却因看似简单,实则耐玩而代代相传至今不衰——九连环,只是用铜丝弯来绕去并相连9只小圆环而已,但欲将一支剑形的插件穿绕进环,再一一解脱,却绝非易事。会玩的,动足脑筋趣味无穷。生手初遇,则多半束手无策。

旧时,制售者仅凭一圈铁丝和一把尖嘴钳摆摊头,他用砂纸将铁丝擦得锃亮,再用钳子夹住弯绕,片刻功夫即能制成结构各异的平面玩件来(九连环是其中较难摆弄的一种)。成品摊放另售,售价贵贱不一。手艺灵巧的,有时还用铁丝弯制巴掌大的三轮车,只以一根橡皮筋为动力,竟可以让三轮车在地上滑行一段距离,小顾客一旦拥有,怎不趣味横生。记得我的孩子尚小时,自己曾学着用较粗的铁丝制做过三轮车,后轮轴牵有橡皮筋,转动轮子绕紧,一放手,三轮车就在地上跑开了。不仅孩子玩得兴高采烈,连单位同事也来看热闹。一高兴,又用铁丝做汽车(硬板纸做的外壳),4个轮子跑起来更稳当……

现今,九连环及其衍生的智力小玩件在小商品市场早已有售,当然已是机械制造的镀铬制品,感兴趣的青少年不在少数,不买也想试玩一下的更以儿童居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发表于 2007-12-28 10: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我勒拉青少年个辰光正好是文革,呒没搿种物事白相个,智力呒没开发,唉
发表于 2007-12-28 12: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正好是搞脑子辰光哦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2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搞脑子后来搞豁了边。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13: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柴爿汽车

不是运载木柴柴爿,而是以燃烧木炭、柴爿作动力的汽车,恐怕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见过。如今倘有此种呼呼冒烟的客车、卡车在大街上摇头晃脑地驶过,非让人笑掉大牙不可。
    国民党政府倒台之前的多年间,无锡地面上开进开出的民营长途客车(包括货车),几乎全是柴爿汽车。这种车的引擎经过改装烧锅炉(有一个煤气发生器),一路上需要不断地朝车后的炉口里塞木炭或木柴爿,跑起来绝对是老牛拉破车,不仅跑不快,还时时熄火。车停,司机赶紧拿了摇把下车,跑到车头前插进摇把使劲将发动机摇响。再不行,车上人得下来推车。这时,若说买票乘车的旅客不急是假的,但有啥办法,这是当时汽油极端短缺所造成的。众所周知,在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年代,基本依赖进口的汽油能保证一些达官贵人的用车需求就不错了。
    建国后,大跃进后紧接三年困难,很多汽车(小车除外)都纷纷背上一只大气包,有的气包甚至比车身小不了多少,包内灌的是作燃料的煤气,无疑也是汽油紧缺所致。大气包触目难看,特别是煤气接近用完,瘪塌塌的大皮袋在车顶上飘呀飘、甩呀甩的实在显得不伦不类。
    眼下,汽油价格虽然一涨再涨,公路上的加油站仍然比比皆是,连轿车也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过去时光汽车烧木炭烧煤气都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当然,一些行驶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客车以液化气作燃料需当别论,那是防止污染环境的新型车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13: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找到一张抗战时的图片:仲明木炭代油炉汽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发表于 2008-1-1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搜仔一圈

似乎是靠木炭燃烧时产生个煤气作燃料,还有一首打油诗: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20: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弗错,只晓得车上有个煤气发生器,就用煤气作燃料。我很小个辰光跟了大人乘过这种客车,应该是“胜利”后了,大概汽油仍旧紧缺。车上木炭烧光了,就朝炉膛里塞木柴爿。因此老百姓就叫它柴爿汽车……
发表于 2008-1-8 18: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椿 于 2008-1-1 20:24 发表
弗错,只晓得车上有个煤气发生器,就用煤气作燃料。我很小个辰光跟了大人乘过这种客车,应该是“胜利”后了,大概汽油仍旧紧缺。车上木炭烧光了,就朝炉膛里塞木柴爿。因此老百姓就叫它柴爿汽车…… ...

可再生资源嘛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14: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一篇抗战时期李四光乘坐这种汽车的文章,找到转帖过来大家看看。蛮有意思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21: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中的木炭汽车   zt

    所谓木炭汽车,就是把木炭放进为汽车特制的煤气炉内,使之在适当的温度下变成煤气,从而用来作为发动引擎的原动力。当时的贫油国家如法国和日本等也在积极进行木炭汽车的试制。
    20世纪30年代初,长沙实业界的有志之士决心研制煤气汽车和酒精汽车。1932年2月省工业试验所成立,由技师向德领头,先后研制出5种煤气发生炉。1932年8月11日,“271”型煤气发生炉安装在汽车上进行第一次试车,获得成功,从长沙城内六堆子至湘潭下摄司车站,载22人,行程63.3公里,时速39公里。10月10日在长瞩公路上举行试车典礼,有实业部和全国14个省市代表及外同专家观看,评价甚高。
    抗战时期,武汉沦陷,大西南成了战时大后方。这期间,运输产业迅速发展。可是,由于抗战期间所需的大量战略物资之一的石油的消耗量陡增,无法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致使战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汽车就成了无米之炊,战时交通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抗日战争后期,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公路上,除军用汽车外,所有货车,差不多都是国产木炭汽车。
    1939年8—9月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由桂林到恩施参加湖北省临时参议会会议,因不愿意坐木炭汽车,就乘飞机先到重庆,再由重庆坐轮船到巴东,但到巴东之后,李四光发现了停放在车站的汽车全部是木炭汽车,只好“试一试”。结果,木炭汽车行驶了2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顺利抵达恩施。李四光后来说,在桂林时,曾有人向法国购买了几辆木炭汽车,结果不能发动,只能全部拆掉,所以他在桂林动身前认为木炭汽车不可靠。不料经此一试,发现中国的木炭汽车确实能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救火会(原创)




    早年的救火会,可说是现今消防队的前身,大门一律油漆成红色,至今犹然。建国前,无锡救火总会在外较场,原址即解放后的大会堂附近。会所设有高高的木结构了望台,其上日夜有人朝四下里观察,只要发现某处有火情,值勤人立即敲钟报警。那时,民间还有一些小救火会,分散在各个地区。


    其时,救火员多由街巷志愿者组成,装备之简陋今人无法想象。灭火水龙,是一只长圆或方形大木桶,边角包铁,内装原始的手压抽水机(唧筒),依靠多人分站两头,上下压动或推拉杠杆,水便通过水管喷出。大木桶内的水,需由众人七手八脚从近处或远处取来倒进去(时称抬龙)。而后有了铜铁制造的洋水龙,虽说移动有轮子,已有管子可通入河中或井内吸水,但仍需使用人力猛压,喷水量及射程只能说差强人意(时称揿龙)。然而,火场周遭如无水源,则一切枉然。


    据了解,无锡清明桥古运河东岸南下塘,有一所民国初年建造的救火会,名海宁救熄会,青砖水墙的大门上方雕刻着当年救熄会的标志:一顶铜盔和两把斧头。但对海宁二字的出典不甚清楚,不知是否是河清海宁之意……

    解放前夕,锡城救火总会已有少量老式救火汽车,一些主要路段,如崇安寺等已有只把消防龙头(当时尚无自来水,何来消防栓?存疑),但救火员头戴铜盔,手执太平斧,一路打钟驱车而来时,头件事并非灭火,而是与事主讲条件、谈酬劳。紧要关头事主倘拎不清,那么,大火扑灭,家产也已付之一炬。至于贫苦人家聚居的棚户区一旦失火,则连烧数十百家属寻常事,这是当时官办报纸也不时披露的。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8-1-16 11:1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开只户头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5 1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