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18|回复: 0

金文明问余秋雨:不通旧诗韵,怎写旧体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3 2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通旧诗韵,怎写旧体诗?

连载:月暗吴天秋雨冷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作者:金文明  


  有位朋友问我:“余秋雨先生会不会写旧体诗?”

  我稍加思索后答道:“会写,也不会写。”

  朋友感到大惑不解,又问:“此话怎讲?”


  我说:“会写,是他自许的;不会写,是别人评论的。直到今天,我还没有看见余先生发表过一首旧体诗。他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这三部散文集中,引用古今大小名人的旧体诗词(包括全篇和摘句)不下50篇,但属于自己创作的却连一句也没有。这恐怕不是余先生故意要谦虚,八成儿是他本人感到拿不出手吧!”

  现在还会写旧体诗的人,长篇的古风是不大写的了,我读到的大多是近体的律绝。这种诗体,字数都有规定,还得讲究平仄和押韵,而且韵字的归部必须是旧韵而非新韵。这些格律上的要求,自然会对作者的表情达意产生一定的约束。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你既然自称“口占一绝”或“七律二首”,那就要遵守它的规定,否则干脆去写民歌或快板诗得了。

  余先生自称学过并写过旧体诗,那是他在文章中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

  终于有一位稍有名气的陈汝衡先生来讲古典文学,他用标准的苏北口音教了几个月的平仄和格律之后要我们学写古诗,待我们把作业交上去之后他着实有点吃惊,连连问:“这是你们自己写的?”同学们不禁暗暗一笑,你们忘了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把我们招来的。(《霜冷长河·长者》)

  你看,余先生会写旧体诗,还不像一般的旧知识分子自己从古人作品中领悟学会的,那样毕竟不太正规;他是道道地地的科班出身,由一位“稍有名气的陈汝衡先生”,“用标准的苏北口音教了几个月的平仄和格律之后”,才开始“学写古诗”的。而且不写则已,一写便出手不凡,以致让那位教授先生“着实有点吃惊,连连问:‘这是你们自己写的?’”从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中,人们大概可以想象得出余先生写旧体诗的水平有多高了。

  可惜的是,因为余先生至今没有一首旧体诗公开发表,留在人们心头的便只能是遗憾。不过,总算不幸中之大幸,我终于偶尔发现了他在《霜冷长河·绑匪的纸条》一文中谈到关于旧体诗押韵的问题。话虽不多,但十分稀罕,摘抄如下:

  [绑匪]那张纸条上其实只写了十九个字,六个标点符号。其文曰: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这个句子读起来既有节奏又有音韵,在两个“二三”结构的重复后接一个“五四”结构,每个结构末尾都押韵,十分顺口。罪犯当然不会在这里故意卖弄文采,只能是长期读古文、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

  这一段话,在不懂古韵的中学生眼里,当然不仅看不出问题,而且还会认为讲得十分透辟;然而对于真正擅长写旧体诗的人来说,恐怕要大跌眼镜了。

  余先生把绑匪纸条中的19个字分成三段来读,他认为末尾的“根”、“亭”、“信”三字“都押韵”,因而判断这是罪犯“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就凭着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作出判断:余先生对于旧体诗韵的知识几乎等于零!

  大家知道,旧体诗中的律诗和绝句(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大致定型于唐代。唐人做诗用韵是根据隋陆法言的《切韵》和唐孙愐的《唐韵》,宋人用的官修韵书是陈彭年等奉诏据《切韵》编撰的《广韵》。《广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共206韵。由于语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人们在实际做诗用韵时,会把一些读音相近的韵部合并起来通押,这种通押叫“同用”。《广韵》和稍后刊修的《集韵》就在某些韵目下加注了“同用”、“独用”等说明。到了金代王文郁所撰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中,便被正式归并为106韵,通称“平水韵”。元、明两代作近体诗者均据此而用韵。清朝初年,又出了一部康熙钦定的《佩文诗韵》(“佩文”为康熙书斋名),以此作为科举考试必须遵用的官韵。由于《佩文诗韵》是根据《新刊礼部韵略》的音韵系统编定的,韵部也为106韵,只是极少数韵字略作调整而已,所以现在所说的“旧体诗韵”,也就是指的《平水韵》或《佩文诗韵》。

  在蒙古贵族统治中国的元代,北方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北曲。舞台上演出的杂剧,由于其曲词接近口语,而北方口语中的入声已趋于消失,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同时,仄声(上、去、入)与平声韵也已经通押,所以专门为北曲押韵作依据的韵书──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卓从之的《中州音韵》,都按北方的口语语音系统把韵部归并成19韵。但是这种曲韵,只限于北曲使用,绝对不能用来写近体的律绝。据我所知,明、清以至近代的诗家名士,似乎还没有人这样做的。

  到了“五四”运动以后,文坛几乎成了白话文的一统天下。但一些旧学功底较好的文人学者,偶尔也会写上几首旧体诗来怡情言志。这些旧体诗,仍然沿用《平水韵》或《佩文诗韵》,没有见过平、仄通押的现象。当然,那些用白话文写的新诗,作者喜欢怎么押就怎么押,甚至完全不押韵都可以,但新旧两路,各行其是,不能混为一谈。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余先生所说的本题上来了。他说“根”、“亭”、“信”三字都押韵,而且将其归结为罪犯“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实在有点荒唐。在《平水韵》和《佩文诗韵》中,“根”属于平声元韵,“信”属于去声震韵,“亭”属于平声青韵。不要说“根”、“亭”和“信”分属平、仄不能相押;即便是“根”和“亭”同为平声,也因为分属“元”、“青”两韵而不能通押。这对懂得旧诗韵的人来说,完全是一种常识,自称学过几个月平仄和格律的余先生,怎么竟会认为“根”、“亭”、“信”三个字都押韵呢?难道陈汝衡先生所教的“格律”,竟然不包括押韵的知识在内?那么,连旧韵的常识也懵然不知的余先生写出来的旧体诗,又怎么会让陈先生看了“着实有点吃惊”呢?这真要搞得人希木龙冬、弄伊勿懂哉!

  其实,余先生如果不说旧体诗而是指的新诗,那么,说“根”、“信”、“亭”三个字押韵,还是混得过去的。请看下面这几句:

  昨天家乡的阿根,

  捎来了一个口信,

  说是我的心上人,

  已长得玉立亭亭。

  这首小诗,意境不错,每句末尾的“根”、“信”、“人”、“亭”四个字读音相近,念起来也顺口,可以算押韵,如果再添上几句,把爱的气氛渲染得更浓一些,指不定哪一天还会被选家看中,收入《网络爱情诗选》呢!因为在可以完全不押韵的新诗里,能够凑出这么几个还算顺口的韵脚来,做到句句有韵,已经是very very good 的了。但你要说它是作者“写旧体诗的习惯的自然流露”,那就纯属扯淡了。

  一个不知旧体诗韵为何物的人,他的散文写得再漂亮,也是写不好真正的旧体诗的。

  接下来谈一个运用旧体诗格律知识校改错字的问题。

  余先生在《山居笔记·十万进士》中引录了唐人温宪的一首七绝:

  十年沟湟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这首诗一、二两句中的两个“年”字非常惹眼。因为据我所知,七绝一共才四句,不太可能将一个音义完全相同的字用上两次。而且首句入韵的七绝,一、二两句的第二个字,必然是一仄一平,不可能同是仄声或平声,所以两个“年”字中必有一误。经查《全唐诗》卷六六七,温宪此诗题作“题崇庆寺壁”,其首句中的“十年”作“十口”,而“口”字正属仄声,与规定的格律相符。“十口沟湟待一身”,是说温宪一家十口处于濒临死亡的困苦境地,正眼巴巴地等待他金榜题名后归去拯救呢!而余先生原引的“十年沟湟待一身”是个无主句。谁在十年中处于沟湟?不得而知。其实无论是谁,十年辗转沟壑,都早已尸骨无存了,还怎么等得到温宪出头之日呢!可见引错的诗句在文意上也是讲不通的。余先生如果真的懂点儿旧体诗的平仄和格律,这种明显的差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并改正了。你说是吗?

  最后,我还想出一道关于近体诗的问答题考考余先生。这道题目,本来是出给2001年9月–11月举行的“上海出版界青年编辑语言文字规范大赛”的参加者的,结果好多人答不出来。试题如下:

  在一本《唐诗选注》中,高適的七律《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被印成: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清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暂时分手莫踌躇,圣代即今多雨露。

  请问:其中的句子有没有排错?说一说你的理由。

  这道题目,余先生能回答吗?对于不懂旧韵和近体诗格律的人,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回答不出,答案在本书中找。

来源:新浪读书频道

“金文明问余秋雨:”系转者所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18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