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人 发表于 2006-11-30 18:07:55

[转载] 吴歌淮语说江苏千年沧桑

http://www.subaonet.com 2006年11月15日 苏州新闻网
     文化大省江苏,处处皆有值得赞叹、韵味无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省文化厅公示了江苏省93项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而据了解,此次全省申报项目多达290个。为更好地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联合全省12家兄弟晚报,就此进行同题采访。“非遗在江苏”大型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期 ——方言篇。

  苏州:

  优美的吴侬软语

  《姑苏晚报》记者 凌逢治

  苏州方言向来被视为吴方言的代表。吴语是一种优美的文学语言。将“藏”称作“囥”、将 “东西”称作“物事”、把“都”称作“侪”等只是几个常用的例子罢了。至于文学,从冯梦龙的《山歌》,到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吴语的文化价值尽显无疑,甚至现在普通话中的常用词如“尴尬”,成语如“煞有介事”,佳句如“月亮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都来自吴语。

  光绪十八年(1852)出版的长篇《海上花列传》中大量对白都用苏州话写成,与现代苏州方言不同的只是少数词语和语法,有的是读音起了变化,如“来里、来哚、来海、来浪”,表示存在和动作持续的用法,与今相同,但“来”都已读成“辣”或 “勒”。现在吴语中大约一成的字有“文白两读”(如上海音“大”为/)现象,其中的“文读”正是晚近官话对吴语影响的结果。同时,官话区的新兴事物,在输入吴语区的同时也带来了官话的读音,如“饺子”中的“饺”,本来应该是和“角”同韵的入声字,由于是由入声消失后的北方官话输入吴语的,因而各地吴语普遍将该字念作上声或去声,与“角”已经不同韵。

  但现在很多人说,生活中一些人的吴语已经“不古”,现在苏州话很多音都“不对了”,更有甚者说吴侬软语快要“死了”,其实,吴语的变化,恰恰代表了吴语还“活着”。

  苏州作为一个开放的现代化都市,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他们试图融入这个城市的生活。可是城市化同时又是一种经济社会、思想文化观念等结构的变动过程,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苏州,她在“吸纳”、“化解”,但同时,她也在“释放”、“传播”,而苏州方言的传播是最生动的一种方式,从中人们可以体味古老、醇厚、新鲜、生动。不少新苏州人和老外,也都仗着自己不俗的苏州话而在这个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我们可以从一些别有情趣的苏州歇后语中感受到吴方言的生动幽默、诙谐直白——

  枯庙里旗杆——独一根(独根独苗的意思)

  豆腐架子——压勿起

  老虫(鼠)舔猫鼻头——送死

  瘌痢头撑伞——无发(法)无天

  陆墓(慕)火着——窑烟(谣言)(陆墓多砖窑)

  灯草做拐杖——勿作拄(主)

  壁虎子葛尾巴——节节活

  陌生人吊孝——死人肚里得知

  汤罐里笃鸭——独出一张嘴

  瞎子吃馄饨——心里有数

  南京:

  “阿要辣油啊”

  《金陵晚报》记者 刘泱

  “阿要辣油啊?”一首南京话说唱《喝混沌》在网络迅速走红,这句最普通不过的南京方言,竟成为去年的“流行语”。以至于不少南京开演唱会的当红艺人,中场都会来句半生不熟的“阿要辣油啊”,讨南京“粉丝”的欢心。

  其实,南京话早在一两千年前就很“红”了。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告诉记者南京两度辉煌,曾被作为“国语”。第一次是北方大乱,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南渡,其中包括王、谢等旺族。他们在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东晋。南京本来属于吴语区,北方人王导“南染吴越”,带头学习吴语,而南京的一些名士为了入朝做官,也开始学习晋语,也就是北方话。这样,南京逐渐形成了以中原官话为主,融合了吴语的一个新语种,即“江淮官话”,也叫“下江官话”。

  等到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当时的韵书《洪武正韵》当然是用的南京话作为全国官话。后来明迁都北京百十年,南京话还被上流社会奉为“正统”。

  扬州:

  “吃茶”不光喝茶

  《扬州晚报》记者 王鑫

  扬州话人人都会说,然而要从中说出个究竟,就颇为费人思量了。昨日,记者就“扬州话”请教了扬州市语言专家黄继林先生,一聊方知,扬州话处于全国语言的“中心”点上,“不南不北,不古不今”。从地理上看,处于南北方言的过渡区域,而从时间上看,是从古到今的桥梁。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方言中,扬州方言恰巧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扬州话里的“吃茶”是个很有特色的方言词。“茶”在普通话里通常是指茶叶泡制的饮料,因而和“茶”相配的动词是“喝”。扬州话所说的“吃茶”,除了茶叶泡制的饮料外,还包括一些米、面、果制食品,这样和“茶”相配的动词自然是“吃”了。

  意趣十足的

  “无锡闲话”

  《江南晚报》记者 莫雨

  “无锡闲话”也属吴方言。眼下,无锡方言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窄,方言本身也在退化,很多地域味很浓的表达方式已逐渐被普通话的词语所取代,甚至很多本地小孩都已不会说无锡话。好在近两年无锡人对于本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重学无锡话,成了一种“方言抢救”。眼下,无锡地方电视台推出一些方言节目。

  最经典的镇江方言

  《京江晚报》记者 陆渭南笪伟

  《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是镇江人,小说中镇江、扬州一带的方言词俯拾皆是。

  有人在镇江的某网站上发了一帖,精选了十六个最能代表镇江方言的词。1、麻镍木作 2、来丝 3、结棍 4、杀铿 5、烙轴 6、歇耗 7、甲区8、胡子吗汤 9、西大落刚 10、黑漆吗刮 11、走头落怪 12、挖五答机 13、血糊里啦14、烂鸡呱嗒 15、歪吃拔轴 16、呆不辣猴。现在选择部分进行注释:1.麻镍木作:应该是“麻里木谷”,意为糊里糊涂、麻木不仁。2.杀铿。小气,吝啬。3烙轴:其实是“蜡烛”,加长一点就是“蜡烛不点不亮”,意思是这个人不教训一下或不吃一点苦不晓得道理(厉害等)。

  “好佬”、“坏佬”

  常州语

  《常州晚报》通讯员 范炎培

  常州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语,有些古汉语词语在现时的常州人口语中仍有较高的使用率。如米糁(饭粒)、坌田(翻土)、囥(藏)、隑(靠)、渧(滴)、沥(水自行晾干)、潽(溢出)、汏(洗)、搛(夹)等。

  语气助词“佬”是很有常州特色的一个方言词,“佬”可以附在名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后面构成丰富多彩的“佬”字短句,并能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如:好佬(好的)、甜佬(甜的)、男佬(男人、丈夫)、女佬(女人、妻子)、铁佬(铁制的)、软佬(软的)、红佬(红色的)、晓得佬(知道了)、开心佬(心情愉快)等。

  粗犷而细腻的

  徐州话

  《彭城晚报》记者 王军 陈新颖

  在南方人眼里,徐州人是北方人;在北方人眼里,徐州人又成了南方人。徐州话,南方人听起来是北方话;而北方人听起来则是南方话。

  有人说徐州是雄性的,雄性代表着粗放,反映在语言上,徐州话豪爽、直接、干脆利落。现在,徐州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方言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频繁的交流和往来,许多已经开始消失,“胳老拜子”(膝盖)、“挂丽”(现为泡妞)等一些老方言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所以消失的原因就是这些词汇实在让人难懂,今天在徐州大概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在使用这些词汇。

  话说泰州方言

  《泰州晚报》记者 周书卉 杨莹

  泰州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境内有江淮方言和吴语两种方言。由于靖江跟江南毗邻,因此,居住在靖江南半部的居民说吴语。 江淮方言按地域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泰州除兴化西北角跟高邮邻近的沙沟、中堡等镇的方言属扬淮片外,其他的方言则归入通泰片。

  “南(lún )门有高桥,桥下有个洞(tōng ),洞内有条蛇(sá ),二 (yī)丈二尺二寸长,嘴(jǔ)一奓(本读zhā,泰州话读zā),要吃(cē)人。” 泰州话的发音特点从以上这个民间流行的段子中可以看出一二:泰州话没有卷舌音;n跟l不分;相当一部分d读成t, ui读成y等。

  淮安话:

  又乡土又鲜活

  《淮海晚报》记者 沈国良

  资料记载:淮安是江苏淮语音系主要发源地,又称“淮语”。

  比如形容一个人做事不得体、毛糙、不利落,便说“揸手络脚”;做事不干脆、不坚决,就说 “软肌骨都”;称老实人不会做事、不会说话叫“干蛋”;待人不讲礼貌、相处斤斤计较叫“尖闹”;形容果实结得很多叫“得溜大挂”。明清时期,白话小说的方言成分较多,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曾在其书中大量使用淮安方言。明朝时期,“淮语”曾被定为官方用语。淮安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了古入声,这对学习、研究古诗词、古文献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连云港

  《苍梧晚报》记者 刘兆亮

  “竖蜻蜓”、“推耳聋”这些三字经般的语言均出自名著《西游记》,前者是指人倒立起来的意思,后者则是在说人明明听到了却置若罔闻。这就是连云港的主要方言海州话。除此之外,《镜花缘》中也大量留有海州话的影子。这说明一些经典的方言俚语早已被与该地区相关的人和事“携带”进了名著中。

  《大话西游》

  之宿迁版

  《宿迁晚报》记者 陈泓江

  还记得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的那段经典对白吗?听过了那么多有特色的版本,现在我来告诉你《大话西游》之宿迁版:“早夷豆有一份敢情摆搁俺脸前,那时俺少脑子,后来豆散熊了。如果老天再给俺一次机会,俺豆对那个小大姐说四个字:‘俺欢一你!’如果灰得在届份感情上搁个期限的话,俺巴不得是一万年!”   

  宿迁方言中典型是F和H不分!宿迁大多数人说话时一方面将发唇齿音f的字念成舌根音h。如:伐、乏说成(hua);风、蜂说成(hong);将方、放说成(huang)等等。

吴人 发表于 2006-11-30 18:10:30

个篇文章有星说法蛮有劲个。。。

吴语的变化,恰恰代表了吴语还“活着”

有个人生癌症,痛杀哉,人也一日日瘦下去,吃弗下饭。旁边个人讲,“俚人瘦下去吃弗下饭还好啘,说明还活勒浪啘”,个叫啥闲话嗄!:L

变化末也要分分陆里种变化。

吴人 发表于 2006-11-30 18:14:20

等到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当时的韵书《洪武正韵》当然是用的南京话作为全国官话。后来明迁都北京百十年,南京话还被上流社会奉为“正统”。

个讲《洪武正韵》是南京闲话完全是吹牛屄弗打报告。。。

mandarin 发表于 2006-11-30 18:16:49

哈哈,阿拉讲吹牛屄弗打草稿

吴人 发表于 2006-11-30 18:20:18


光绪十八年(1852)

昏杀过去,光绪登基辰光鸦片战争还朆开打。。。。

lieukehli 发表于 2006-12-1 04:15:59

我来问两句:
为啥是 吹牛屄?
为啥弗是 吹牛鞭?

serynade 发表于 2006-12-1 04:30:34

我也来问一句:

吹牛屄弗打草稿 是90年代开始流传个
还是老里八早就有个?

吴人 发表于 2006-12-1 05:05:46

原帖由 lieukehli 于 2006-12-1 04:15 发表
我来问两句:
为啥是 吹牛屄?
为啥弗是 吹牛鞭?

理论浪来讲,像煞后头个种情况多见点噢。。。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不过,个个词呒啥争议,全国一统个。。倷举个两个字音两样个。

吴人 发表于 2006-12-1 05:07:19

还有句闲话叫“牛屄吹豁”,个就明显多来。。鞭 像煞弗会 豁 个啘。

吴人 发表于 2007-1-17 09:09:03

范炎培

这位退休教师的blog我见过。

吴人 发表于 2007-1-17 10:15:55

原帖由 吴人 于 2007-1-17 09:09 发表
范炎培

这位退休教师的blog我见过。

http://blog.cz001.com.cn/index.php?uid/802/action/viewspace/itemid/810/php/1

范老师的博克,似乎新开的。

嘉善仔 发表于 2007-1-17 16:57:43

有的是读音起了变化,如“来里、来哚、来海、来浪”,表示存在和动作持续的用法,与今相同,但“来”都已读成“辣”或 “勒”。“来”应该读成了“勒”。

吴人 发表于 2007-5-22 04:55:24

文章题目就是有问题个

江苏是清朝再有个建置,罗里来啥个千年沧桑哦。。。;P

showay 发表于 2007-5-22 15:17:52

对牛屄吹气么才好把牛皮吹大呀,牛鞭吹不进气的。

mandarin 发表于 2007-5-22 15:21:16

舔噬快感贴

mandarin 发表于 2007-5-22 15:22:41

原帖由 吴人 于 2007-5-22 04:55 发表 http://wu-chinese.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江苏是清朝再有个建置,罗里来啥个千年沧桑哦。。。;P
中国历史五千年么,江苏千年不为太过;P

弗是吴人 发表于 2007-5-22 17:38:52

呵呵,就是,千年也可以虚指的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吴歌淮语说江苏千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