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54|回复: 4

梁山:怀念在黄蜀芹麾下工作的日子-记《孽债》的拍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0 22: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1/5/19/606971.shtml

老老夏

后排左起:卢晓峰的扮演者海甲,思凡的扮演者李彦播,安永辉的扮演者罗振华,盛天华的扮演者杨承云。前排左起:美霞的扮演者董蓉蓉、导演梁山(摄于2008年)
《孽债》剧照。前排左起:美霞、思凡、盛天华;后排:安永辉
黄蜀芹导演与梅云清的扮演者严晓频
 1994年,《孽债》摄制组在云南的傣楼拍摄。左二为黄蜀芹导演,右一坐着的为梁山。

  1995年,有一部电视剧轰动上海乃至全国。“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每天晚上,当它的主题曲响起,人们纷纷集聚到电视机前,观看这部催人泪下的作品。播到第6集的时候,应观众强烈要求,电视台决定两集连播。从此,电视剧每晚连播两集形成惯例,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黄蜀芹担任总导演拍摄于1994年的20集电视连续剧《孽债》。
  为什么叫“孽债”?原著作者、编剧叶辛说,古时候称妾所生之子为“孽”,这个字还含有“罪过”之意,上海人叫“作孽”。“文革”中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少人与当地人结婚生子,但后来为了返城,违心地抛下了配偶和子女,在城市重组了新家。当那些被抛弃的“单亲子女”长大并发现了自己的身世奥秘,便结伴来到大城市,寻找亲生父/母,其实是探究自己被弃的缘由。于是,尴尬的场面出现了,对于牵涉其中的知青而言,他们背负着一辈子也难以还清的感情债。这是整整一代人的情殇,却是延续了几代人的伤痛,所以人们被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感动了、震撼了,陷入了深思……
  以电影《父亲》(荣获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夺子战争》、《错爱一生》、《婆婆来了》等电视剧闻名的青年导演梁山,当时是黄蜀芹的执行导演之一,可当《孽债》关机后,黄蜀芹将“执行”二字去掉了。所以,在梁山心中,黄导是他的恩师,《孽债》是他一生的财富。

  从“情缘”到“孽债”

  黄蜀芹导演的妹妹黄海芹是上海电视台的文学编辑,和作家叶辛是朋友。有一天,她告诉黄蜀芹,有部知青题材的小说《孽债》写得挺感人。而黄蜀芹非常想拍一部上海题材的作品。她意识到上海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家有责任和义务用良知和镜头留下历史的记忆。
  她也有心要培养和扶植年轻人,便把手头几个云南电视台的剧本,包括当时名为《情缘》的《孽债》,交给跟过她几部戏的梁山说,“你去看看,哪个合适拍电视剧。”梁山选中了《情缘》,与她不谋而合。
  他们面临是否忠实于原著的抉择。叶辛的小说中有很大篇幅是写上海知青在云南西双版纳插队落户的生活,但黄蜀芹没有上山下乡的经历,家里更没有“孽债”,而梁山太年轻,也没有那种体会,又觉得《今夜有暴风雪》、《蹉跎岁月》等等已经表现过知青插队落户的戏了,再拍难出新意。反而觉得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知青子女来上海“讨债”的情节非常有趣,上海人的生活,他们都很熟悉,便决定舍弃上山下乡这一块,但因为西双版纳风光美丽、民俗气息浓郁,对人物来龙去脉的交代也不可或缺,便作为与上海大城市的对比和衬托,略有保留。在黄导的关照下,梁山花了四十几天把剧本修改一遍,改好一部分就交给打印社的老妈妈打字,她们也被剧情吸引住了,一面打字一面催问,“下面的内容出来了吗?”
  当时拍这部电视剧,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风险,有人就曾提出质疑,“孽债”,向谁讨债?所以只能暂且用《情缘》这个剧名抵挡一下,可叶辛对此一直耿耿于怀,黄导也不满意。据说后来因为陈至立同志题了字“祝《孽债》拍摄成功”,《孽债》这个片名才被正式定了下来。

  第一次用沪语拍戏

  强调纪实风格是黄蜀芹拍《孽债》的追求,当时初出茅庐的梁山也极推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很向往那种用非职业演员、扛着摄影机就上的拍摄方式。所以,在黄导授意下,从选择演员开始,他们就以“真实”为目标。五个小演员都不是学表演的,其中四个是云南人,只有一个男孩是上海的,但肤色特别黑,看上去最像云南人。“上海家庭”的成员由专业演员扮演,赵有亮和严晓频,王华英和吴竞,金鑫和吴冕,李国梁和屠茹英,还有李家耀和李颖父女……黄蜀芹拍《围城》的时候曾规定,没读过钱锺书原著的不要来,这次拍《孽债》又定下一条规矩:不是上海人不要来。因为她别出心裁地要用沪语说对白,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回!
  五个上海家庭来了“不速之客”,有的把孩子藏在宾馆里,有的藏在朋友那里……生怕被现在的配偶知道,影响夫妻关系。后来时间长了,老婆或者老公说,好吧,让他/她来见次面吧。等到真的来了,对孩子讲话和对爱人讲话是两种腔调:对孩子讲上海普通话,一副笑脸;对爱人则完全讲上海方言,板着脸。而那些云南来的孩子,他们相互之间讲云南土话,对上海的父/母就讲云南普通话。
  黄蜀芹很支持梁山用这样的方式拍,但为了慎重起见,她考虑了几天,觉得需要强调每个家庭来了陌生人的感觉:这些孩子不会说上海话,也听不懂上海话,和上海这边的家庭之间就有隔阂,他们只能通过大人们的表情感受到由于自己的到来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不受欢迎。如果说同一种语言,要体现出这种状态和情绪就很难。所以她对梁山和夏晓昀两个“徒弟”说,“就这样拍吧!”黄蜀芹对他们很放手、很支持,这让梁山非常感动,他和夏晓昀各带一个拍摄组,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后来他导演《夺子战争》的时候,也用了同样的处理方式,效果果然不错。
  但当时演员们得知要说上海话表演的时候,一片哗然,他们想不通,说导演开玩笑,如果说上海话会像演滑稽戏,会笑场。梁山就代表黄导做他们工作,说,你们平时说上海话的时候会有滑稽戏的感觉吗?香港演员可以用粤语演戏,上海演员为什么不能说沪语?演员们说,那怎么用上海话说“我爱你”呢?因为当时对剧本很重视,对白一般不允许改动。但上海人有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和语言,经过斟酌,对原来的一些台词作了沪语化、生活化处理。譬如:“云清,你爱我吗?如果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还会爱我吗?”拍的时候被改成:“云清,侬对我好伐?假使我做了对不起侬的事体,侬还会对我好伐?”这同时也解决了一个台词的口语化问题,还“解救”了很多上海演员。屠茹英深有感触地说,“导演啊,我演戏演到现在,刚刚发觉自己原来也是好演员啊!”
  用沪语说台词,这可能也是《孽债》引起轰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让全国观众听得懂,做后期时又配了一个普通话版本。

  黄蜀芹的大师风范

  黄蜀芹的导演工作方式对梁山和夏晓昀等年轻人影响很大。
  首先,她是一位非常注重剧作、人物、主题的导演,继承了上海电影以小人物看世界这样一条文脉。面对黄导,梁山想起了叶明老师给他们上课时的谆谆教导:“你们就给我走好现实主义大路,拍好常规片,不要只讲究技巧。”所以,梁山觉得黄导把戏和人物看得高于一切是正确的。从这点出发,遇到《孽债》中一点也不会表演的五个小孩,就专门租一间工厂宿舍,派一个副导演帮他们排戏。当需要其中一个女孩在镜子前哭而怎么也哭不出来时,梁山急火攻心,居然在拍摄现场把她打哭。
  有场戏是赵有亮的老婆回娘家去了,下电梯的时候正好碰到丈夫的情人,还带着孩子。这正是梁山这一组负责拍摄。梁山觉得,在电梯这个封闭、狭小的空间里特别有意思,人物的内心会很丰富,但美术师郑长符(黄蜀芹的丈夫)可能考虑画面美观的因素多一些,认为在楼梯上拍更好。正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总导演黄蜀芹过来了,“啥事情啊?”她对丈夫说,“是你导演还是人家导演啦?听导演的呀!”梁山又一次感动,好脾气的郑长符也一笑了之,听梁山详细说明自己的想法后,就更理解了。
  黄蜀芹导演绝对具有大师风范,她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拍电影《画魂》的时候,梁山是她的场记,那天下午3点要拍一场流氓来打巩俐的戏,黄导就对几位助手说,“这个打人的戏我拍不来,你们帮我想想,应该怎么拍?”梁山他们暗忖,你是大导演,怎么会拍不来?客气而已吧,所以也没放在心上。等到中午12点的时候,黄导问,想得怎样了?当知道他们没把她的话当真就急了,用手急速地拍自己的腿,“你们快帮我想呀!”梁山这才知道她真的是在征求意见,就开动脑筋帮她出主意。
  黄蜀芹的口头禅就是:“譬如讲……你们觉得这样好伐?”这其实就是她在征求大家的意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她的总体感觉非常好,需要大家帮着丰富一些细节,但只要脱离她的框架,就会被割舍。
  现在,已经相当成熟的梁山导演体会到,“上面有没有一个像黄导那样的大师罩着你其实是不一样的,很多来自政治上的压力、各方面的意见,她都替你挡住了,你可以一门心思考虑艺术上、工作上的事情,就像拍电影一样认真地完成一部电视剧。”
  梁山执导《孽债2》时,演员、工作人员基本上是老班底,但就是和1990年代时不一样了,没办法再像过去那样运作。所以,梁山非常怀念在黄蜀芹麾下工作时那种艺术至上的人文环境。
发表于 2011-5-20 22: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姑娘没变,男男头都基因突变了
发表于 2011-5-22 19: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啊,多么好的上海话电视剧。
记得夺子战争(好像父亲也是赵有亮演的)本来准备拍续集的,上面不许。从此上海话电视剧绝迹。假如当初没有干预,也许现在天天可以看上海话电视剧。那么多江南题材的电视剧讲国语,不伦不类啊
发表于 2011-5-22 21: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啊,多么好的上海话电视剧。
记得夺子战争(好像父亲也是赵有亮演的)本来准备拍续集的,上面不许。从此上海话电视剧绝迹。假如当初没有干预,也许现在天天可以看上海话电视剧。那么多江南题材的电视剧讲国语, ...
泖港人 发表于 2011-5-22 19:41
趙有亮就算了,《孽債》裡上海閑話講了頂頂弗靈光的蚌油。《奪子戰爭》也確實嘸啥看頭
发表于 2011-5-22 21: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頂層圖片裡男生都腫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3-28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