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那年,我6岁,上小学1年级,上的是白水荡小学。其实,我5岁时已在连元街小学上过1年,因搬家而转学,又因年龄小重新再从1年级上起。白水荡小学,坐落在无锡城中大王庙弄弄底,这条弄堂是人来人往的盛巷的一条横弄,长不过几十米,有一家“城中旅社”开在里头,其余全系住家户。弄堂,就是里弄、胡同,从前年月在尚无高层建筑的锡城密如蛛网。白水荡小学,老早以前是所庙宇,庙宇就叫大王庙,因此早年也许叫大王庙小学(杨绛有文写及),至于供奉的是个什么大王我也不甚了了。校门旁不远处有石砌水池,池边石刻“白水荡”三字(后来了解是古迹),据说与附近公花园(现城中公园)的池水相通。但在那时,所谓白水荡,只是一池供居民洗洗刷刷的脏水,天天有人在里面倒马桶。我家搬住大王庙弄,上学方便,有时分明听到预备钟声敲响,背起书包拔脚跑还来得及冲进教室不迟到。按理,日本投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我除了记得满街挂起青天白日旗,其余偏偏毫无印象。
[ 本帖最后由 大椿 于 2007-11-16 11:3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