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大椿

书店•文革•忆趣(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4 2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椿 于 2008-3-14 21:50 发表


哈!不会的,看多了听多了就麻木了。


比残暴更残暴的是漠视残暴的环境:diehard: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2: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不消,想不开的毕竟少数,老舍、傅雷她们可惜了……
发表于 2008-3-14 22: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士可杀不可辱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2: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好的,但与“畜类”较量犯不着啊。
发表于 2008-3-14 22: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类会找上门的,钱钟书这种好户头也会被逼得跟邻居打架,杨绛会在批斗大会上歇斯底里敲铜锣放声大喝,我涵养没他们好运道比他们差还不如趁早了断质本洁来还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2: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好固执啊。

钱钟书因为搞毛著外文译注,文革中实际朆吃几化苦头,一些被整得要死的同行后来就有些气不愤……
发表于 2008-3-14 23: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让我扮演一次烈士嘛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0: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嗨!扮演可以,烈士证无人发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1975年,“两报一刊”忽然发表伟人评《水浒》的“最新指示”,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于是,满世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批《水浒》、评宋江浪潮,封存已久的《水浒》就此开禁。但是,书店库存数有限,不敷需要,出版部门当即争相翻印出版。一时间,有70回本的,100回本的,还有120回本的,使得门可罗雀的门市部一度变得读者盈门。每当供不应求时,买书人多走“后门”,找书店熟人设法解决,记得仅我一人就替亲朋好友代买不下20套。可是看得出来,人们“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就跟那时人人争看严格控制放映的“毒草”电影一样,并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去计较宋江不懂马列主义……在这部古典小说热销期间,精心编绘的64开本连环画也出来了,好厚的一册。翻开一看,“及时雨”宋公明已经成了獐头鼠目的反面人物,正宗的贫下中农当然非“黑旋风”李逵和原本在浔阳江上打鱼的阮氏三兄弟莫属了。故事内容,不仅有梁山好汉与朝廷奸臣及地方恶势力的种种争战,同时也有了李逵们与宋江的“尖锐斗争”……有天,一位老人要了一本连环画,翻看半天突然问我:“你说说,这宋江到底是好人还是坏蛋?”我略一思忖,就说坏蛋。不想老人冷笑一声,将书朝柜上一摔施施然地走了。其实就事论事,直到同名电视剧热播后的今天,人们对宋江这个特定人物还是存在不一样的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0: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文革期间,新华书店发行的年画有好多年几乎全是样板戏。无必要否认,这些画开头很受读者欢迎,李玉和、李铁梅、扬子荣、阿庆嫂、柯湘、江水英、娘子军……一个个变化着形象纷至沓来,既新鲜又美观。年画之外,书店历来也卖领袖像,然而那时读者不叫“买”了,叫“请”,“请一张主席像”。还有老人家的各式生活照,虽不属年画,销售量也十分可观,一到逢年过节和有人家办喜事,买画人熙来攘往特别拥挤。是的,社会再动荡,思想再混乱,老百姓的年节还是要过的,人们在喜庆日子里张贴年画是古已有之的传统,因此门市部常常排起长蛇阵。那会,有这么一个现象,即不少人买画时多半不挑选,而是二三十种连同“马恩列斯毛”的标准像见样来一张,一买一大卷,每每把我们忙得不亦乐乎。起始,我们搞不明白他们买回去如何张贴,以后看到了,才知整个儿是用来糊墙的。那个年代,多数人尚不知装修为何物,特别是农家,泥墙之上贴满色彩斑斓的图画倒也觉得美不胜收。当年的年画、宣传画多为对开张,不太贵,胶版纸印刷的1角8分一张,普通报纸印的才1角1分,领袖像更便宜,对开的统统1角。他们说,买画糊墙合算,算下来比请人粉刷花费少。直到后来,人们看厌了这些粉墨登场而又一成不变的样板人物,书店里卖不出去了,开始大量积压,成捆成堆之后就就只好作报废处理(领袖像除外)。记得书店公用的信笺信封、包件贴头和票签之类就是利用这些画的反面印制的。还特别关照印刷厂,须将某些头像糊在信封里面,以免旁生枝节,就这样废物利用了许多年。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我历来喜欢看书,但十年浩劫中的感觉是“身在书店无书看”。求知欲使我将目标转移到县图书馆,他们不仅是购书大户,也是图书流通的停泊港,被禁遭封的万千册图书无非被一把铁锁锁住了。留守的管理员老马是书店的老主顾,相熟已久,每当我偷偷潜入书库,他便将我反锁在内,因而任凭外面翻江倒海,我却能得以静静地“博览群书”。有时,老马一高兴还能同意我将书借出去看几天。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正当我在积满尘埃的书架间专心致志地阅读萧军《八月的乡村》时,忽听门外传来人语声,而且随之而来的就是“稀里哗啦”的开锁声。不妙,老马又放进一人。一看,进来的竟是我们的顶头上司——文教局长!虽说此公被七斗八斗早已靠了边,但我仍有些忐忑不安。局长朝我淡淡一笑,踱至书架前翻书看了,但能觉察到他心中也不太平,须知一墙之隔的外面,“横扫”、“油炸”、“火烧”、“狠批”……杀声震天!我们却躲在“阴暗角落”欣赏“封资修”黑货,事后无论是我出于无奈揭发了他,抑或他为了自保出首了我,彼此都在劫难逃。所幸局长知趣,不一会就默默地先我而去了。看来,受尽磨难的这位“走资派”比我更提心吊胆……局长高寿80多岁了,满头华发,离休后日子过得优哉游哉。有次在公园门口相遇,我提及这一往事,他已全然忘记。而图书馆老马,文革中因脑溢血已过早离开了人世。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0: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现在发行的《毛泽东选集》,只有1-4卷,但文革后期曾经发行过第5卷。“毛选”原是分卷出版的,犹记60年代初首发第4卷时(建国初发行1-3卷),我们先分成小组,然后去到党政军领导部门进行征订,一一摸清需要情况,特别对已有精装平装本前3卷的读者进行登记(分清米色封套还是棕色封套),以便书到后做到有的放矢和保证配套供应。正式发行那天,新华书店门口拉红布横幅,店堂设石膏胸像,新版第4卷(分精装平装和普及本三种)专门陈列在显著地位,发行过程及场面庄重而不俗。
十余年后的1976年,老人家逝世,突然要出版第5卷了,于是发行“宝书”的工作成了一件体现“伟大胜利”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县委领导亲临指挥,宣传文教等部门大力协调,一连多天实际忙坏了书店职工——粉刷门面、布置橱窗、赶制专柜、装饰彩车;挂横幅、刷标语,外加张灯结彩,兴师动众的结果是累得人人汗流浃背腿抽筋。一到发行日,各单位手捧主席像及红绸布(包书用)来敬请宝书,一律彩旗招展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反正基本上都是公家出钱买了发给职工,因此发行量直线上升。不可思议的是,发行热潮过去不多久,上级就来通知叫“全部收回”了。卖出去的书收得回来吗?我们充其量只能停止销售。说来,在史无前例的10年折腾中,不能卖、不让卖、不敢卖的书绝对多了去了,这次劳而无功不过是白忙一场而已。
今天,不知还有多少人保存着“毛选”第5卷,相信为数不会多,但也不会太少,这在收藏家眼中不知算不算绝版书。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书店单一销售领袖著作和少量科技书的状况延续多年,差不多直至“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才渐有起色。至时,不仅文艺读物丰富多采起来,连小画书,即连环画也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了。小画书多新编绘的,也有少量重版文革前的,诸如《欧阳海之歌》、《创业》、《雷锋的故事》、《红岩》、《战上海》、《山乡巨变》、《半夜鸡叫》……一时橱柜里琳琅满目,招引得小读者们趋之若骛。
然而,当年人们的购买力极其有限,读者闲看的多,掏钱买书的少,因此门市部常常发现丢书。这天,我们又逮住一个偷书小孩,这缘于他离柜时神情可疑,双手曾有意无意地摸了一下腰部。我吃准后,走过去叫住他,快速提起他的衣襟,露出插在腰带里的4本小画书。而后,交给经理批评一通放走了事(其时尚无罚款一说)。想不到片刻之后,小孩妈妈(某机关小干部)气势汹汹吵上门来了。这娘们大有“文革遗风”,她当众咆哮咋呼:“我们贫下中农的孩子爱读书,爱学习,这不犯法!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你们细心领会了吗?你们学懂了吗?你们根本没有权力批评我的孩子……”
说实在的,书店丢书问题向来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迄今为止,“窃书不为偷”的观念依旧有市场。可是谁能知晓,因为少书亏损,营业员常常因为赔钱而流泪啊!如今好多了,每本书都经技术处理,不经消磁就想拿走,门口的防盗器会鸣叫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 四人帮”倒台,我们少了不少顾忌,经研究,将书库里封存已久的一批图书挑选出来特价销售。这些书,多半是农业技术资料、医药卫生常识和教学辅导用书,从内容方面来说谅无大碍,半价出售也很受读者欢迎。其时,本人已调进业务室,因此,当县委宣传部打来电话,说读者举报书店还在出售毒草,我还真的吃了一惊。
据说,是一位教师,他化3角钱买了一本毛笔字帖,一翻便发现了问题。此人居然不露声色,竟是直奔宣传部告状去了!我赶去一看,那本颜体字帖就摆在局长的办公桌上,书中还真有“克己复礼”等字样。我无话可说,回来就将剩书收起不卖。但宣传部那些头头不罢休,电话一遍遍打来,不依不饶地要书店写检查。经理问我怎么办,我笑笑,取过纸笔三下五除二就涂了一份“深刻检查”送去——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小菜一碟,前些年,交代检查之类的东西写得还少吗?好玩的是,我们的上级机关也不过是做做样子,有备无患,因为从此再无下文。事实上“四人帮”完蛋了一时还不算完,要直等到为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彻底平了反,那个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孔夫子才能恢复名誉。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我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挨整,缘于文革开始不久,本人在门市部失窃了一笔售书款。
多少钱?一共250多元。公共场所收银桌抽屉内的钱不翼而飞是被盗了,慌得我事发当时就去隔壁派出所报案。窃贼,当然早已杳无影踪,领导研究后,初步决定让我按亏损比例赔钱。但文革开始,天下大乱,几年间再也无人过问这笔账。只是一到70年,“清队”运动来了,立即老帐新算。
250元,在当时不是小数目(本人月工资33.45元),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特别是有个窃取了领导权比经理还经理的家伙)就硬说钱不是偷走的,是我自盗,自造假案。于是把我弄进学习班,大会小会的批啊斗的折腾……几经冲击,压力越来越大,看看没办法了,无奈的我来了个屈打成招顺竿爬。我在最后一份交代中写道:“……这些钱化光了,钱具体怎么化已记不清,确实买半导体收音机是用的此钱,实际向别人借钱是迷惑人,是骗人的,被偷的真相就是这样,盗窃人就是我。”
事实上买收音机、借钱什么的都是他们硬逼我承认的!于是人们信以为真,大家在会上赞扬我“勇于向革命群众靠拢,还是好同志”。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3: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
“清队”运动接近尾声,看样子要定案了,我不慌不忙呈上一纸声明:本人没有自盗,也从未承认过。那个整我最厉害的头头顿时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跑去对军代表说,白纸黑字交代了,现在妄想翻案!军代表还算公正,说不是翻案,只是推翻……我就说,你们如若不信,可将我写的那段话拿来看,只需将每句第一字连起来读,那就是“这钱确实是被盗”。
为这,学习班险些炸了窝:幸灾乐祸的有,说我太狡猾的有,骂学习班头头是蠢猪的有,夸我好汉不吃眼前亏的也有。然而,售书款失窃是事实,钱也赔了,虽然无法定案,“自造假案”的黑锅一时却还卸脱不了。
窝窝囊囊5年过去,万想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派出所忽而逮到一名梁上君子,不知怎地,“一不小心”交代某年某月还偷过书店的钱。来龙去脉居然一拍即合,我的久拖未决的冤案轻而易举地得以昭雪。
激动之余,我买了2包点心去到派出所,寻思要谢谢小偷。但是,几位熟悉的民警高低不同意,他们跟我打哈哈:“开什么玩笑!哪有不谢我们谢小偷的。”后来,算是落实政策吧,赔出去的钱如数退还给了我,我就毫不犹豫地化90元买了一块手表以资纪念。这块广州牌全钢表质量上好,至今还戴在老伴手腕上。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
回想“清队学习班”,实在不是正常人呆的地方。那种大会轰,小会批,老婆孩子不让见,每月只发18元生活费的日子,多年后还令我做恶梦。固然我的问题只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较之那些“敌我矛盾”少吃许多苦头。但人的尊严遭到无以复加的践踏,三天两头被批得连狗屎都不如,人哪,意志稍微懦弱一点,确实容易产生轻生念头。尤其是那个坏家伙,在批判会上狂喊:你要吗交出小偷来,钱才是被偷走的;如若交不出小偷,那钱就是你自己偷的……天下有这种混蛋逻辑吗?有!文革中比比皆是。                              
整我最卖力的这个人我在另一篇文字中写到过,他就是“张眼鬼”(姓名谐音)。这个党员,文革前夕参加社教运动时“腐化”女知青,事发,被开除回来。可巧乱糟糟的文革爆发,他摇身一变成了领导班子成员,正好趁机整人而转移自身目标。须知,若不是他的材料被老书记遗忘,他铁定是挨整对象!可笑的是,我吃冤枉官司倒霉倒在小偷身上,这个外号叫做“张眼鬼”,全靠能说会道当本钱的人后来也会栽在小偷身上,就有些像报应了……原来,八几年吧,书店办公室夜里遭小偷光顾,抽屉、橱柜全撬开,文件、材料丢一地。我去收拾,偏偏发现了当初社教工作团转来的一包卷宗。打开看,材料应有尽有,不仅有别人的检举揭发,还有他自写的详细交代。呵呵,里边与女知青腐化的种种细节统统跃然纸上!如何亲嘴,如何“吃蜜”,如何摸索,如何上床……也真亏他写得出。文革结束,这个先前“比经理还经理的人”不被重用了,于是郁郁不得志,数年后病死拉到。
亲历文革的人有个共同体会,就是一个人凡事不可做绝,否则到头来会贻害自身。那些个在文革中踩着别人脑袋向上爬的投机分子,好像没几个有好结果。

(完)
发表于 2008-3-16 13: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大椿伯守得云开见月明。
 楼主| 发表于 2008-3-16 13: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长一目十行啊,看得介快!

谢谢!
发表于 2008-3-16 14: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椿 于 2008-3-14 11:48 发表
(他们“请宝书”的虔诚心态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仍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今天烧香老太的翻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3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