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协会

 找回密码
 开只户头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949|回复: 20

乡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4 1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uck 于 2009-4-14 12:09 编辑

转自http://blog.ifeng.com/article/2426662.html 作者:梅芷


    查了下词典。乡音,是指说话的语调具有家乡特色,家乡的口音;家乡则是“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故乡;至于故乡,说的是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已经很明白了。无论是“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还是“自己出生的地方”,都不是我现在居住的而且是住了五十多年的诸暨。我的家乡或故乡,只能是绍兴;而乡音,也只能是绍兴口音。
    不知道自己在语言方面是否有很强的变色龙本领,很小的时候,我都可以到绍兴说绍兴话,到诸暨说诸暨话。不过,很惭愧,这种本领,其实有点自以为是的成分在。方言是有很强的特色的,即使把每一个音都发准了,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内行人一听,马上露了马脚。父母离开绍兴快60年,现在他们讲的似乎全是诸暨话,比方“什么”,他们都像正宗诸暨人那样,说“阿怎”而非“啥西”,然而,他们的口音却无论如何脱不了浓浓的家乡味。
    说话是会受语言环境控制的。上次去绍兴,与老师同学亲切交谈,嘴里不由自主地崩出绍兴话来,感觉流畅。其间我却又不时走神,只为突然找不到合适的方言词语应付。我发觉自己在用到有些短语时,经常忽略地域习惯。就拿“有几次”来说,诸暨话是“有两毛”,而绍兴人则喜欢说“有两爪巴”,我说“有两毛”时同学们他们也懂,只是,这绝对不是正宗的绍兴方言。
    都成年人了,说错了人家也不会笑你。读书那会儿可不是这样。记得有一次上音乐课,老师要我示范唱《秋收起义歌》,唱到“工友农友们哪,团结一条心哪”时,全班同学(除了我)哈哈大笑,。老师也笑,但她强忍着,制止住大家后叫我接着唱,可我一唱到“工友农友”,哈哈之声不绝于耳。下了课,不少同学对着我“工友农友”。可悲的是我当时仍然不明白他们笑的是什么,后来一位好心的同学告诉我,我的“农”字发音有问题。当时我自以为说的是绍兴话,可有些字却脱不了诸暨腔,诸暨人习惯“农(nóng)”“龙(lóng)”不分,而我却不曾觉得有错。
    姑妈上世纪60年代初后始终在诸暨教书,可她就是顽固地不肯被诸暨方言同化,直到如今还是满口“啥西捺个套(什么怎么样)”。绍兴的老邻居却不卖她的帐,每次她回老家,大家总拿一个典型的诸暨“字”开她玩笑。绍兴的“去”发“汽”的音,而诸暨话则是“开”。邻居们故意问姑妈,诸暨人是不是把“汽水”说成“开水”?姑妈把这事说给同事听,人家故作惊讶:原来绍兴人把“开水”当“汽水”啊!
    生活在诸暨,时常听到绍兴人讲绍兴话,在诸的绍兴人多,我从未有过听到绍兴话而激动的时候。然而,当年在绍读初中,却常因听不到诸暨话而苦恼。初二年级,班上来了位叫骆学妤的女同学,老师介绍说她是诸暨人,当时可把我激动坏了。很想听她说说诸暨话,结果却大失所望,原来她是枫桥人,那边的口音跟绍兴人差不太多。
    星期天闲着无聊,经常去鲁迅纪念馆。那天正东张西望着,忽然听见旁边四个30左右的女子在用诸暨话交谈,刹那间,全身仿佛让电击了一下,精神狠狠地为之一振。我再也没心思观看什么了,只悄悄地跟在她们后面,一门心思偷听她们说话。她们讲的什么,一句也没听进去,我要的只是“石骨铁硬(硬绑绑)”的诸暨方言本身——那时我没查过词典,我的心底里,把并非“家乡话”的诸暨方言当成了“乡音”。






梅芷 自我简介:
我,轮椅人。14岁患类风湿关节炎,16岁病重辍学,20岁丧失行走能力至今已40余年。无聊才写作,积有数百万字,作品散见各地报刊,偶有获奖。作品集《无法证实的爱》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绍兴市作协会员。

发表于 2009-4-14 1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和诸暨同学直接用方言交流~
n ta gha li k'i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9: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ta  ?
几年不回,诸暨话变成这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ck 于 2009-4-14 20:06 编辑

某次在诸暨街上被一个跆拳道馆的阿姨用流利的绍兴话游说了半天,真不该浪费她表情。

以前好像从来没有意识到语言,包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都有绍兴的同学,只是口音不同罢了,大家都觉得很正常。现在的小青年多半是心里预设的语言隔阂。
发表于 2009-4-14 20: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和诸暨人讲话几乎没有障碍,差异很小,所以怎么说都懂,和绍兴其他地区的交流也都用方言。但是尝试过用方言和苏州人讲话有点难度。不过奇怪的是老一辈的那一代人却很自如,像我的父亲在上海也一直都是用方言讲的。和苏州的朋友也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ck 于 2009-4-14 20:32 编辑

楼上萧山人?
萧山是诸暨直系撒,下诸暨、余暨、永兴,一条江的。
我以为你是宁波人呢。khi/khie分不出来的。

高中有萧山同学,他从家里带来的栗子炖肉好吃
发表于 2009-4-14 20: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6# luck
是个,邻居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儿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次带点萝卜干来
发表于 2009-4-14 2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萝卜干过粥,味道蛮蛮好
“余暨之名,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从西汉一直沿用到三国。而且历代《萧山县志》均持此说。所以,余暨是萧山最早见于正史的县名。”但是这个下诸暨的说法是哪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uck 于 2009-4-14 21:15 编辑

南高北低,不叫下诸暨难道叫上诸暨?

http://www.xssz.xs.zj.cn/xssz/show.asp?id=499

http://www.cqvip.com/qk/90944X/200701/24182716.html

当然,下诸暨开始只是一个习惯地名,究竟有没有做过正式县名,就见仁见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山不是一直据此争西施吗?

余暨两个字的含义也用不着一定说是古越语来的,其实就是下诸暨的同义词。
发表于 2009-4-14 21: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11# luck
哈哈,我也看到了这个网
西施想争也争不过,谁不知道是诸暨的。。反正就是这一带的就是了。
btw,luck兄是讲 n tau gha deu k'i 还是 n tau gha li k'i?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n tau gha leh khie

没猜到吧
发表于 2009-4-14 22: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
发表于 2009-4-14 22: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听她说说诸暨话,结果却大失所望,原来她是枫桥人,那边的口音跟绍兴人差不太多。"
-----------------------------------------------------------------------------------------------------------------------
我要吃香榧
发表于 2009-4-15 08: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萧山被杭州拐走了……
发表于 2009-4-15 0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比较欢喜东施。。。。
发表于 2009-4-15 19: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的是杭州江干一带的当地居民都说了一口萧山话,年轻人则是萧山话、杭州话夹杂着的。难道他们以前是萧山的移民么
发表于 2009-4-15 19: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濱江區現在說什么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只户头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吴语协会 Wu Chinese Society ( 网友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

GMT+8, 2024-5-5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