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lexczar
苏州“奥”念[æ]。ae也好、au也好,读音都没有定死。如i、ie在某处是[i、ie],在另一处可能是[j、i]。又,同样的class、ask,英美还不同音呢。
上海人学了吴拼,知道“奥”[ɔ]拼作au;苏州人学了吴拼,知道“奥”[æ]拼作au;无锡人学了吴拼,知道“奥”[ʌ]拼作au;常州人学了吴拼,知道“奥”[ɑɤ]拼作au……
这样,若有人不知道“饕”怎么念,我们注上thāu(调符我临时标一下),他就能念了(或[tʰɔ⁵²]或[[tʰæ⁴⁴]或[tʰʌ⁴⁴]或tʰɑɤ⁴⁴])。
吴语拼音拼的是音位不是音值。我们也可以直接拿汉字“奥”当拼音用,“奥”各地有各地的读音,au也没有定死在[ɔ]上,可以把它看成代替“奥”音的符号。
使用同一种拼法来拼写音位,那么你写个au,别人就知道你在说哪个音位,尽管心里的音值不同。如果你写个ae,别人还得想你是哪里人,这ae是山摄,梗摄还是效摄?
精确的注音不是不需要,那要用国际音标。音标未必要学,音标也没这么大威力——对着上海人给“饕”注上thāu或是[tʰɔ⁵²]并没什么区别,没学过都不认识,拼音学起来容易点。
如果只考虑北吴中[ɔ]的强大势力,那么吴拼可以用o而非au来拼“奥”(“哑”有别的拼法,此处不谈)。取au不取o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兼容各地“奥”的读音。
正因为都是北吴方言,才能这样,才能一个au各自表述。要是把北京和上海放在一起,那还对应不起来——北京[ɑʊ]可能是上海[ɔ、ɔʔ或ɤ],上海[ɔʔ]可能是北京[uo、 u、ɤ或ɑʊ]。
另外提一句,苏州“奥”就真到[æ]了吗,和常州、常熟、崇明山摄ae比比,和英语[æ]比比? |